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俞正聲特稿:夫人張志凱現已退休 二人育有一子

2012年12月25日 09:3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最廣泛地凝聚包括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會見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與會代表,並代表中共中央向大會致賀詞。

  在11月15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67歲的俞正聲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進入中共最高領導層。

  言談舉止中透著儒雅之風的俞正聲,是位學者型領導,有著從中央到地方多個領導崗位的豐富從政經歷。無論崗位如何改變,“多做實事,多解決問題,不求波瀾壯闊,但求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是俞正聲的從政信條。

  善打基礎利於長遠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宏偉藍圖,也為上海今後發展指明瞭奮斗方向——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11月20日,上海召開黨政負責幹部大會,俞正聲正式卸任上海市委書記。會上,俞正聲向與他共事5年多的同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寄語上海:“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始終保持開拓的銳氣,始終保持為民的情懷,把上海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

  俞正聲主政上海的五年,正值這座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進入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長期扮演中國經濟增長火車頭角色的上海經濟面臨新的挑戰。

  對此,俞正聲要求上海各級幹部,推進轉型發展不是在公園裏散步、在沙灘上曬太陽,要有拋開個人得失、耐得住寂寞的實事求是的勇氣,要有逐個突破體制機制等障礙的堅韌毅力。

  在這種耐得住寂寞的思路影響下,上海的轉型發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經濟增速雖然有所下降,但財政收入、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等更能反映經濟品質的數據卻不斷提高。

  過去5年間,國務院發佈關於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文件,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成為國家戰略;南匯併入浦東、黃浦與盧灣兩區合併,新的行政體制調整為上海未來騰飛規劃出新藍圖;在全國率先開展的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實踐,更是為這項中國近20年來最重大的財稅體制改革探出了新路。

  持續時間長達半年的上海世博會,是對俞正聲及上海各級幹部群眾的另一場大考。半年會期吸引7300多萬人次參觀,最高峰日突破103萬人次,屢創紀錄的上海世博會,在俞正聲“辦一天世博,改進一天工作”的要求下,從試運作期間的混亂無序走向日益完善,最終兌現了“成功、精彩、難忘”的承諾。

  俞正聲,浙江紹興人,1945年出生在革命聖地延安,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曾做過16年的技術工作,並先後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負責人,煙臺市長及青島市長、市委書記,建設部部長,湖北省委書記,2007年起擔任上海市委書記。自2002年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任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不僅在上海,在山東、在湖北和在建設部,俞正聲都提倡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作為煙臺市市長,俞正聲在中國率先寫下的房改第一筆,成為一項有標誌性的改革突破。在青島工作期間,建設國際化都市的新構想、國際資本的大流入等,讓人看到了俞正聲的魄力,而對工業品牌建設的重視,使青島的海爾、海信、澳壟瑪等在全國有了響噹噹的名氣,他也因此得到了“品牌市長”的美譽。在建設部部長任內,他把建設部的第一中心工作定為“抓品質”,他曾語重心長地説“再不把品質問題放在第一的位置上來研究,採取堅決的態度來對待,我們會有負於人民的”。在湖北,俞正聲大力發展武漢城市圈、壯大縣域經濟,這“兩大抓手”成為湖北發展的重要戰略。

  求真務實多做實事

  “你們膽子大一點,人人做起,我帶頭講真話!”俞正聲鼓勵下屬在民主氣氛中發表意見。他剛到上海不久,各系統、各研究機構就接到通知説,市委公開納諫,“言論無禁區,只要有建設性即可”。這股清新的作風被稱為“俞式風格”。

  輕車簡從的調研考察也是俞正聲的一種工作方式。“他經常不按既定路線走。”上海市委組織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一次,俞正聲到黃浦區調研,直接讓司機把車開到高樓大廈的背後,走進棚戶區,走進挂滿塑膠袋接雨的居民家中。回來後,實現400萬平米二級以下舊裏改造工程進一步加快。

  在青島做市長時,正值全國紡織業疲軟之時,為掌握一線真實情況,他半夜來到印染廠,和夜班工人談心聽建議。市長夜訪一事轟動了青島的紡織業,人們從中看到了決策者抓經濟的決心。至今,青島一些紡織廠的老廠長們還感念敬重這位老市長。

  接待過俞正聲的各級官員也對其專業水準印象頗深。俞正聲在上海電氣集團建設的臨港基地調研時,提了很多專業性問題,集團負責人感覺他“好像是清華大學電站設備專業畢業的”。其實,俞正聲是學彈道式導彈自動控制專業的。

  俞正聲講話往往不用稿子,調研不喜歡聽彙報,而是自己直接提問。

  樸實的用語也是俞正聲的講話風格。擔任建設部部長時談住房品質,他説:“老百姓攢一輩子錢買的房子,我們各級建設主管部門要站出來,替老百姓嚴把品質關,否則我們怎麼能對得起群眾啊。”當上海市委書記時談就業,他説,老人們一般對自己穿衣服都不講究,房子也不需要太大,就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好一點。如果孩子的就業問題不能解決好,對老人們的影響是很大的。

  無論在哪個崗位工作,“虛名不可圖”是俞正聲的一個準則。他説:“你做一個地方的領導,老想自己歷史上留點什麼,別人怎麼評價自己,就會妨礙你做出正確的決策,你該觸及的矛盾你不敢觸及了,應該長遠做的事情,非要挪到當前來。我不希望做這樣的領導。”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