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人販子威脅舉報超生家庭 有父母三四千元賣孩子

2012年12月25日 08:17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此次特大拐賣兒童案中,雲南昭通是拐出地,四川涼山既是拐出地又是轉机地,而福建則是拐入地。在以往警方的打拐行動中,這些地方也是經常涉案。連日來,本報記者分路深入昭通、涼山等地,探尋人販子在這些地區的販嬰生態。

  雲南昭通:拐出地

  □成因

  經濟落後,交通不便,當地人販子從一些生活貧窮的父母手中低價買孩子。

  人販子分層低價販嬰

  昭通位於雲南省東北部的烏蒙山區,與四川省涼山自治州交界。雲南省公安廳刑警總隊二處處長熊曉明説,由於昭通山多,交通條件較差,經濟發展水準在雲南省處於落後的狀態,昭通也一度成為拐賣嬰兒的重災區。與昭通情況相似,雲南的文山、紅河、曲靖等幾個市也是嬰兒的重要拐出地。像此次行動的重要“戰場”昭通市大關縣,處於烏蒙山深處,交通十分不便。近幾年來,在雲南省127個縣的財政收入排名中,大關縣一直在最後三名徘徊,即使是2011年,該縣的財政收入仍停留在5000萬左右。

  像昭通、文山這樣的山區,經濟發展長年落後,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不務正業、好吃懶做的人就打起了孩子的主意。上世紀90年代,人販子們在街頭誘騙孩子,進行拐賣。有的人販子為了省事,甚至直接盜搶嬰兒,這種情況給當地群眾帶來極大恐慌。經過當地警方多年的嚴厲打擊,盜搶嬰兒及誘騙孩子的現象已經基本被杜絕,販賣兒童的模式發生了變化,人販子的手段更加高明和隱蔽,抓住當地一些群眾的生活貧窮等實際困難,誘騙嬰兒的父母出售孩子成為一個主要途徑。

  昭通的人販子,也有層級之分。一般是由低層的人販子找孩子,再轉到高層人販子手裏。低層人販子一般是以三四千元的價格買到嬰兒,高級人販子加價四五千元將嬰兒收購,然後與福建等地的上線聯繫。根據昭通嫌疑人的交代,目前男嬰的價格在兩三萬元,女嬰的價格在一兩萬元,他們以此價格將嬰兒出售。雲南作為嬰兒的拐出地,人販子們的出售價格還處於較低的層次,到了福建後還存在層層加價的情況。

  人販子威脅超生家庭

  昭通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魏雪松説,由於昭通市的整體經濟條件落後,很多農民年均收入僅兩三千元,一些農村家庭也有超生的情況。一些低層人販子就會找到嬰兒的父母,出價三四千元輕鬆購買到嬰兒,“昭通山區農村確實是很窮,很多農民生了孩子就是負擔,根本養不起,無奈之下就出售了”。

  還有的人販子,一旦發現有人超生了,就會主動找到府,為嬰兒的父母“講解”計劃生育政策,威脅要對其超生進行舉報。經過這樣的一陣忽悠,很多父母對人販子深信不疑,此時人販子進一步提出,可以把孩子交給他,送到附近條件更好的人家來養。父母要是想孩子了,可以隨時去看望。經過這樣的“政策攻心”和“甜言蜜語”,這些父母便完全相信,乖乖地將孩子交出,此時人販子便拿出一筆錢,一般在三四千元,作為孩子父母的“生活費”。獲得孩子後,人販子們便迅速找到上家,將孩子出手,以賺取差價。

  高層人販子以萬元左右的價格買來孩子後,就進入了運送環節。人販子們往往採取“夫妻”搭檔的形式逃避打擊。在運送過程中,有的人販子為了讓孩子安靜,甚至在奶粉里加上安眠藥。由於運送時間較長,有的嬰兒生病死亡,人販子便直接將嬰兒的遺體丟棄。

  涼山:拐出地和轉机地

  □成因

  經濟不發達導致一些人法制意識淡薄,傳統思想嚴重,給了人販子可乘之機。交通相對發達,附近一些人販子往往通過西昌將孩子賣往外地。

  從拐婦女到賣親生嬰兒

  涼山自治州,位於四川省的西南部,與雲南昭通隔金沙江相望。而提起拐賣兒童,這個川滇交界地區首先會闖進人們的腦海裏。

  據當地人稱,涼山州拐賣人口由來已久。早在幾十年前,以拐賣婦女為主。2000年以後,拐賣婦女現象有所減少,但盜搶拐賣兒童的情況開始多發。

  涼山州公安局刑偵支隊隊長楊大章證實了這種説法。據楊大章介紹,在警方的打擊下,2000年以後,拐賣婦女的案件下降了,但盜搶拐賣兒童的案件開始多發,而且多發生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到2009年,這些案件更是呈現高發態勢,那一年也是拐賣兒童的高發期。據統計,2009年涼山州共發生拐賣婦女兒童案件為170起。

  在警方的高壓打擊下,2008年以後就沒發生過盜搶兒童案件,拐賣兒童現象也逐漸減少,但一些親生父母為了掙點錢,把自己的親生孩子賣掉,一個孩子賺到一萬多塊錢。豈不知,他們拿到的只是少數,一些人販子將孩子轉手,價格最高能達到七八萬元。

  多種原因致兒童被拐賣

  現在的涼山自治州,是由原來的涼山州和西昌市合併而成,西昌為其州府所在地。涼山州共有西昌市和16個縣,大約有480萬人口。不管是當地警方也好,還是當地人們,在説起販嬰的原因時,經濟條件都是一個不願意説卻又不可回避的問題。

  據了解,涼山州整體上的經濟收入並不差,國民經濟收入在四川省排名比較靠前。數據顯示,2011年涼山州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00.1億元,總量居全省第7位;全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731.6億元,總量首次突破700億元,在全省21個市州中位居第三。

  但正如當地人所説,涼山經濟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像西昌是非常富裕的地方,而像一些大山深處的地區,則是相對貧困地區。

  針對生活不下去才賣自己親生嬰兒的説法,涼山州副州長、公安局長余毅並不認同。余毅告訴記者,雖然涼山的貧困地區相對落後,但近幾年政府的投資很大,基本的生活還是有保障的,不至於因為生活不下去賣孩子。

  余毅認為,是多種因素導致了涼山拐賣兒童現象的出現,包括法制意識淡薄、教育落後等。這也導致當地人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為了生出一個男孩,有的家庭只有超生,生出幾個女兒。自己養不起,就只能送人。一些人販子,看準這個機會,藉口送人,實際上是把孩子轉手倒賣。

  警方打拐尋求改變方法

  打拐早期,涼山警方會在火車站設卡,對抱小孩的旅客進行重點檢查。高速公路貫通後,警方又在公路增設關卡檢查。警方曾經在一個星期內,查獲了十幾個準備賣往外地的嬰兒。

  在警方的高壓打擊下,人販子也慢慢改變策略。從坐火車到坐汽車,然後坐麵包車,甚至有的人販子改坐飛機。這兩年來,販賣的嬰兒也越來越小,有的剛剛出生幾天。這些情況都加大了警方的打擊難度。

  楊大章説,警方同樣也在針對這些改變,改變打拐的方法和策略。在保持常規手段的同時,當地警方也在尋求改變方法。

  余毅表示,拐賣案件目前的困難還包括取證難、解救難等,跨區域性強。雖然全社會的關注度高,但舉報的人卻又非常少。

  針對新近出現的拐孕婦現象,楊大章表示,警方會考慮一種新的監管模式。比如一個村子裏的孕婦有幾個,每個月排查一遍。如果一個孕婦應該十月份生孩子,但過了十月份,卻沒有見到孩子,就會重點監控,搜尋孩子的去向。楊大章表示,這種做法需要與計生委等部門聯手建立資訊平臺,僅靠警方一家,做起來難度會比較大。(記者袁國禮 張劍)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