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廣州紀委查實“房嬸”並無腐敗 屬合法致富

2012年12月21日 08: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州市紀委監察局預防腐敗局2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證實,經過調查,所謂“房嬸”李蕓卿並沒有違法違紀問題,其購房資金來源清楚、所擁房産屬合法致富。廣州市紀委常委梅清河表示,權利與“網路反腐”都是雙刃劍,不可缺乏法制保障。

  繼番禺“房叔”曝光後,再有網帖反映,廣州城管系統幹部李蕓卿擁有房産24套,李遂被網友稱作“房嬸”。

  梅清河稱,經紀檢部門調查核實,網帖與事實存在較大出入:李蕓卿只是1997年退休的城建系統技術人員,並非領導、也不是黨員,其丈夫和三個子女也沒有一個是領導幹部,有的經商、有的在企業工作。其次,李蕓卿及其子女名下房産共有16套而非24套,李名下有8套,其他與子女共有;此外,經查核,李蕓卿的房産有的通過出售房改房換購商品房、有的是用父輩遺留房産的拆遷補償款再買房,購房資金均來源清晰,沒有發現違法違紀現象,所有房産都是通過合法致富所得。

  他透露,“房嬸”事件係房管部門編外人員受人所托,未經審批許可,違規查詢公民個人隱私資訊,並被別有用心的人在網上傳播。對這種損害公民個人權益的行為,已責成有關部門對洩露私人資訊的有關人員進行問責。

  據了解,廣州市今年重點查處了一批網路舉報案件,包括番禺區城管局原政委蔡彬(“房叔”),珠江實業集團原監事會主席史渝平、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新聞資訊處原處長陳偉秋等。

  梅清河指出,權力與“網路反腐”都是雙刃劍,網路的自發性、匿名性令網路反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侵犯隱私權、缺乏約束性和法律責任意識等。例如,“房叔”蔡彬案,案件線索經網路曝光後,相關涉案人員潛逃,增加了辦案難度;“房嬸”案存在舉報不實,成了別有用心人員利用網路揭人隱私、“搞人搞事”。

  梅清河表示,網路反腐、網路舉報是群眾參與反腐的積極行動,重視和正確處理網路輿情是維護群眾表達權、參與權、監督權、建議權的重要舉措。各級紀檢部門均在網路上開通了微博和專門舉報平臺,收集案件線索。但同時,網路世界的自由性也不可失去規範與約束,不能缺乏法制保障,要從制度上維護網路秩序,否則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受害者。

  梅清河還説,“下一步市紀委將不斷拓寬反腐渠道,對網民舉報的每個線索都會高度重視,給舉報人一個合理答覆,給公眾一個滿意交代”。(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