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堅持穩中求進 奮力紮實開局

2012年12月17日 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全國人民的關注和期待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勝利閉幕了。這是黨的十八大後召開的第一個全國性重要會議。會議強調,要緊緊圍繞主題主線,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穩中求進,開拓創新,紮實開局。會議新風撲面,求真務實,方針明確,部署有力,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形勢和困難挑戰,我們及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態勢良好。這個好形勢,是與改革開放30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奠定的堅實基礎分不開的。我們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綜合判斷,我國發展仍然具備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但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已發生很大變化。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同時也是發展機遇與挑戰並存,風險和困難較多的一年。這就需要我們繼續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紮實實開好局。

  穩中求進,紮實開局,必須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指導方針。持續健康發展,要求的是尊重經濟規律、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的增長,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在不斷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結構中實現增長。我們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努力實現明年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

  穩中求進,紮實開局,必須著力保障農産品供給。我國有13億人口,只有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會大局穩定。我國雖然糧食連年增産、庫存充裕,但主要農産品供求仍處於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的狀況。我們要鞏固發展農業增産、農民增收好形勢,夯實農業基礎。

  穩中求進,紮實開局,必須加快調整産業結構。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本途徑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深化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我們要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把化解産能過剩矛盾作為工作重點。按照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積極採取措施,爭取早見成效。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