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中國式“情色”反腐:90%的爆料人來自官場內部

2012年12月16日 15:09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情色”反腐能走多遠?

  切實有效地監督權力比發文件管官員私生活更重要。否則禁令再多、文件再厚,最多也只是“看上去很美”。

  中國式反腐的黃金定律,目前紀錄保持者是重慶北碚區前區委書記“雷冠希”:63小時。人品低劣、道德敗壞甚至面相醜陋,佔據各種版面,成為這些權色交易主人公的標簽與注腳。

  官員情色醜聞全球皆然

  官員情色醜聞並非中國獨有。近年來以色列原總統卡察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總裁卡恩就因性醜聞落馬。而在近日重慶官員“不雅照”曝光前不久,美國也發生了一場轟動全國的性醜聞——陸軍四星上將、曾經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統帥、時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彼得雷烏斯,自爆婚外情宣佈辭職。

  同樣是陷入性醜聞,但中美政治人物似乎殊途卻不同歸。據不完全統計,1970-2012年美國共有58位主要政治人物(多為國會成員或聯邦高官)染上情色醜聞。若按種類劃分,外遇為17例,性騷擾17例,有育私生子7例,召妓6例,猥褻未成年人(或未遂)的5例,為情人謀求便利的4例,其他2例。然而,絕大多數的性醜聞都屬於“私人問題”,不牽涉其在職期間的政治操守。按性質分類,這58例政治性醜聞中,41例屬於私事,比如婚外戀、外遇或育有私生子;13例為犯罪(或涉嫌犯罪),比如性騷擾或誘姦未成年人;4例涉及政治腐敗,比如為下屬情人漲薪等。雖然絕大多數性醜聞屬於私事,但當事人往往會主動請辭。

  為何中國色官必腐?

  在很多國家,政治人物情色醜聞往往與其政治操守無關。在法國,政府官員偷情或擁有情婦並未被視為很嚴重的問題,因為偷情就是偷情,而不涉及腐敗——政府官員本身的合法收入就足以有吸引異性的資本。這些國家都極少出現像中國這樣“情婦反腐”、“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情況。但在中國,官員偷情通常都伴隨著“財色交易”、“權色交易”。

  最高檢曾在一次新聞發佈會上指出:“性賄賂目前在行賄犯罪中已相當普遍。”自古“貪官多好色”成為一個不爭的現實。

  現行《婚姻法》修改起草專家小組負責人之一巫昌禎教授曾作過一項統計,被查處的貪官中95%有情婦,腐敗的領導幹部中60%以上與包“二奶”有關。

  近些年網路反腐所涉及的領域中,情色問題佔首位。根據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研究所副所長杜治洲的統計,近8年來中國內地有25個省(或自治區、直轄市)出現過網路反腐事件,共計118起。2008年至今,每年網路反腐事件都在10起以上,2009年為14起,而2011年尤其突出,達到近50起。網路反腐,涉及各個行業和領域。據杜治洲撰文介紹,排在前三位的領域分別是幹部的生活作風、“三公”消費和貪污受賄。排名第一的就是貪官的“色情腐敗”問題。

  官員“私生活”要如何管?

  對於官員情色醜聞,各國輿論均對表示不能容忍,以色列甚至制定了《政府官員性道德法案》,規定對於任何捲入性醜聞的政府公職人員,都將會採取開除公職、停發政府養老金甚至送進監獄等嚴厲的懲罰措施。

  在中國,新中國成立以來,“生活作風”問題一直是官員的“高壓線”。然而,近年來由於對官員考核大多“唯政績論英雄”,而對官員“私生活”卻缺乏有效監督,以至一些官員流連于聲色犬馬,包養情人、“二奶”。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反腐敗鬥爭不斷深入,官員“私生活”已經再次被中央納入整個反腐體系。在管理生活作風問題上,多地也出臺了一些措施。如杭州在去年就提出既要考察幹部8小時以內的“為官”工作,也要考察幹部8小時以外的“私德”情況。按照規定,領導幹部平時生活作風是否嚴謹、家庭關係是否和睦、有沒有拖欠物業費……這些都將被考察。

  有評論指出,切實有效地監督權力才是比發文件管官員私生活更重要的事情。否則禁令再多、文件再厚,最多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胡健)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艷艷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