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揭秘官員雙規地點:物品用橡皮包裹防止自殺

2012年12月14日 09: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你冒著實名之險寫下的舉報信,要寄將何處?

  紀委、監察局、反貪局……

  或許,你最終寄到了這兒中共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反腐專家林喆的辦公室。“這已經是第12箱舉報信了,”12月5日上午,記者到訪時,她正在整理中央黨校收發室送來的信件,“公眾想實名舉報,可是不知道向哪舉報,可能病急亂投醫,就遞給我了。”

  近期的反腐號角讓公眾歡欣鼓舞,一位貪官被“拉下馬”,或許有你輕點滑鼠轉發而貢獻的輿論壓力。然而,要想真正從反腐敗的旁觀者晉陞為參與者,許多公眾難掩茫然。

  中國的反腐敗機構到底有哪些,一封檢舉信寄到哪才最見效?從一封檢舉信到一位貪官被“拉下馬”,之間都經歷了哪些調查程式?

  本報記者採訪反腐專家,詳細了解中國的反腐機構如何反腐。

  違紀官員被“拉下馬”最初極有可能來自一封群眾舉報信。那麼,這封信經歷了哪些部門最終成為拉下違紀官員的“絆馬索”?

  中央和地方紀檢監察機構的運作機制一般為信訪舉報、案件檢查、案件審理、法規建設、執法監察等。

  以中央紀委、監察部合署辦公後的機構設置為例,其內設有20多個職能部門。主要有辦公廳、監察綜合室、研究室、法規室、宣傳教育室、黨風廉政建設室、巡視工作辦公室、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室、執法監察室、預防腐敗室、紀檢監察室、案件審理室、信訪室(監察部舉報中心)、幹部室、外事局、機關事務管理局、離退休幹部局等廳、室、局和機關黨委。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