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教育部海選三所高校校長 要求無國外永久居留權

2012年12月05日 14:1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前,教育部擴大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試點工作範圍。繼去年全球公開選拔西南財經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校長之後,昨日,教育部發佈公告,決定面向海內外公開選拔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國藥科大學校長。其中前兩所為地處北京的高校。

  此次選拔報名時間為2012年12月4日至12月23日。採取個人自薦、3人以上聯名舉薦或組織推薦方式在網上進行報名,三所大學可兼報。相關具體資訊可登錄教育部官網(http://www.moe.gov.cn/)查詢。

  要求報名者無國外永久居留權

  公告要求,報名人員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豐富的辦學治校經驗和較高學術水準,具有博士學位和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等條件。

  同時,公告規定報名人員的工作經歷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現任普通高校校長或黨委書記;現任普通高校副校長或黨委副書記且任副校級2年以上;現任相當於普通高校副校級領導職務2年以上,且具有普通高校中層正職領導職務3年以上工作經歷;具有境外大學校長、副校長任職經歷,或境外著名大學現任院長(系主任)3年以上。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特別優秀的可以適當放寬,但不超過55周歲。中國公民,且沒有國外永久居留權或者當選校長後自願放棄國外永久居留權。

  境外高校任職報名者條件放寬

  與首批公開選拔的報名相比,此次公開選拔三所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的報名條件有所微調。

  教育部此次特別提出,要“任職後能全身心投入學校管理工作”,這是首批試點時未對報名者提出的要求。上月18日,在教育部舉行的部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擴大會議上,教育部黨組成員、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組長王立英曾表示,要強化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兼職管理。

  與首批試點相比,此次對境外任職的報名者條件有所放寬,具有境外大學校長、副校長任職經歷的,即可報名。

  此次報名條件還增加了身體健康、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等要求。

  ■ 縱深

  試點尚未涉及“985”高校

  教育部直屬高校共有75所(含三所名稱相同辦學地點不同的高校)。目前試點尚未涉及校長級別為副部級的“985”高校。

  對於選擇北科大等三所高校公開選拔校長的原因,教育部公告並未提到。

  一般而言,高校校長職務的調整要麼是因為年齡原因而離任,要麼是因為崗位調整的需要。

  北京科技大學現任校長徐金梧已年滿63歲,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徐金梧從2004年6月開始擔任北科大校長。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吳曉明今年58歲。但他擔任該校校長一職已有長達15年零6個月。

  三所高校中,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高思華最年輕,現年55歲。他于2007年12月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此前高思華曾擔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教育、科技司司長。

  ■ 回憶

  首批選拔親歷者:面試前隔離上繳手機

  去年,張宗益通過公開選拔成為了西南財經大學校長。昨日,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當初報名參加公開選拔時想得比較簡單,認為教育部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會像各高校眾多校內公開招聘一樣,小範圍、短時間面試一下即可,但參與了整個過程後發現,很多環節都出乎意料。

  “競職演講時聽眾黑壓壓的”

  張宗益沒想到競職演講和考察時參加的人數這麼多、面這麼廣。他回憶説,競職演講時,當自己進入演講廳時看到黑壓壓有幾百人,後來才知道除了遴選專家,還有西南財大的離退休老同志、現職幹部、教師、職工、學生、校友代表等等。

  張宗益同樣沒想到程式這麼嚴格。他回憶説,在競聘過程中,無論是在競聘演講、面試問題回答還是面談階段,所有面試人選都先被隔離在一個房間中,通訊工具關機上繳,直到完成相應環節離開時才能取回通訊工具。避免互通資訊,大家都是“公平公正”的。

  “成為候選人後國外朋友都來問詢”

  張宗益還説,自己從正式公示成為面試候選人那天起,不僅是所在學校的師生員工的高度關注,很多多年沒有聯繫的朋友包括國外的一些朋友都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問詢、表達關心,還引發媒體大篇幅報道。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