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十八大西藏代表:僧尼有了社保能專心唸經了

2012年11月12日 08:5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西藏因藏傳佛教聞名於世,有布達拉宮、大昭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等大大小小寺院近1800座,生活著46000多名僧尼。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僧尼都注重修行,脫離世俗,較少關注物質生活,似乎只有苦行才能修煉。可你知道嗎?西藏的僧尼現在也和我們中國普通公民一樣,享受著社會保障體系。

  “前兩天,有個僧人打電話樂著跟我説,自治區又給他們出臺了一個保險政策,叫人身意外傷害險,免費的。以後如果騎摩托車摔倒了,還有保險呢。”

  笑著説這句話的,是這次來北京參加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西藏自治區黨代表阿梅,她是那曲地區巴青縣拉西鎮的黨委書記兼駐寺幹部。本月初,西藏自治區政府免費為全區所有城鄉居民投保了人身意外傷害險,僧尼也包括在內。阿梅駐寺工作的地方叫魯布寺,這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一座寺院,那裏生活的僧人對此非常歡迎。

  魯布寺的僧人能夠享受到這項保險政策,得益於西藏從今年初開始實施的《西藏自治區寺廟僧尼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除了剛剛提到的免費投保的人身意外傷害險,凡年滿18周歲的僧尼,不受戶籍限制,本著自願的原則,都可以在寺廟所在地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連續繳費不少於15年後,從60歲起領取養老金。僧尼醫療保險繳費標準為每年280元,僧尼個人只繳費60元,其餘220元由各級政府財政補貼。

  阿梅説,以前僧人們看病和養老,依靠的是寺廟收入和信教群眾的佈施。現在,僧尼也納入到社會保障體系,對於西藏僧尼來説是件大好事,能夠進一步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這是西藏寺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情,也是西藏僧尼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有些僧人生活上比較困難,確實有時候看病也比較困難。(以前)有的僧人病了就待著,(也不去看病),就覺得經濟上有麻煩。有了醫療保險以後,現在僧人病了馬上就給我們打電話,説他想住院,説他身體的狀況。按照僧人自己的話説,就是可以一心一意唸經了,以後的日子就不用操心了。”

  據了解,除了養老和醫療保險之外,面向西藏僧尼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更是早已開始實施,今年將擴大覆蓋面,使更多僧尼享受這一待遇。目前,西藏僧尼最低生活保障是每人每月400元。也就是説,僧尼如果每月在寺廟的收入不足400元,比如只有260元,由政府出資彌補140元,使僧尼的收入達到400元的生活標準。

  拉薩是西藏自治區的首府,當地黨委和政府不僅積極推進僧尼加入社保體系,還想辦法提高僧尼的生活品質,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拉薩市委書記齊扎拉(男)介紹説:“20人以上僧尼的寺廟,會設有一個食堂,食具非常乾淨,和我們機關食堂的是一樣的。20人以上的寺廟還設有一個溫室,這樣的話,僧尼就可以自己種植新鮮的蔬菜。還配有一名衛生員,一個澡堂,一個垃圾池。這些在拉薩市的各大寺廟都已經建成了。”

  在西藏,為了提高僧尼的生活品質,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考慮的還遠不止這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讓當地寺廟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網路、通廣播電視等,也是近年來的工作重點。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洛桑江村(男)説,這些措施和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務寺廟,為全區宗教人員和廣大信教群眾提供更好的宗教修行環境。

  “(我們)解決了寺廟的通路問題,通電通水問題,今年還為全區幾乎所有僧人提供了免費體檢,把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大大提高了廣大僧尼的生活品質。讓寺廟的僧尼平等地享受社會權利,享受社會進步和改革開放的成果,使他們能夠有一個較好的環境去從事宗教修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