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北京每人平均GDP已近富裕國家 居民收入與GDP增速齊步

2012年11月09日 14:0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北京的全面小康之路如何?本報依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此前公佈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針對北京情況進行檢視。

  小康社會指標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顯示,2020年我國實現的每人平均GDP的標準值應在31400元以上,而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應超過15000元。根據2000年-2010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統計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每人平均GDP達29992元;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估計為10046元。而國家統計局最終核實數據顯示,2010年GDP現價總量為401513億元。

  □收入

  >>現狀

  北京居民收入居全國第一方陣

  北京市統計局發佈的2011年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2903元,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7.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4736元,實際增長7.6%。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6948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現金收入1454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分析指出,近年來農村居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後同比增速均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上出現了微弱的縮小趨勢。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北京市居民的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處於全國的第一方陣。

  >>舉措

  居民收入與GDP增速齊步走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係教授、中國財政學會理事安體富表示,要實現小康,最重要的就是讓居民感到康樂,這需要提高居民的收入。

  北京GDP的年均增速預期目標在“十二五”規劃中調低為8%。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則從“十一五”的年均增6%提高到8%。同樣的8%年均增長速度,居民收入和GDP首次齊頭並進。北京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深入落實國家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各項政策,處理好經濟發展與收入分配的關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産率提高同步。

  >>我的小康

  從月入千元到12萬申報

  今年30歲出頭的肖先生已工作近10年,雖然對於社保、就業、收入分配這些民生大事沒有太過關注,但這些年來兜裏“票子”的不斷增加,著實讓他印象最為深刻。

  近10年來,北京市的職工月平均工資從近2000元翻到了4600多元。肖先生自己的工資更是漲幅驚人,從月薪1000多元,已經昂首挺胸地邁進了個人所得稅12萬元申報者的行列。

  前一陣子肖先生在家整理房間時,無意中翻出了他10年來留下來的一些工資條。畢業伊始,肖先生來到一家文化類國企工作。第一次領工資時,工資條上的項目名頭很多,分為基本工資、工齡工資、職務補貼、交通補助、崗位獎金等20多項,密密麻麻地印了一長串,可總數只有區區1000多元。

  兩年之後,肖先生來到一家公關公司,有了一段工作經驗的他再找工作,就有了跟老闆喊價的資本,轉正之後的工資已經超過4000元。而這家公司的工資是有固定增長機制的,每年都能至少漲500元。3年後,肖先生已經可以賺到6000多元了。

  踏實工作的這幾年肖先生也沒閒著,他業餘讀研並拿到了證書。2009年,肖先生在跟客戶打交道時,竟然被客戶看中,被挖到了一家外企工作。來到這家公司,肖先生在感覺新鮮的同時,更意外地發現自己的月薪已經逼近9000元了。這家公司的工資都是按照級別和職務定的,隨著業績的提升和職務的提高,加上這幾年國家降低了個人所得稅的稅負,如今,肖先生每月到手的“票子”已經破萬元大關。

  雖然這幾年物價是“漲”聲不斷,不過肖先生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還是挺滋潤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收入真的越來越好。

  □GDP

  >>現狀

  北京每人平均GDP達中上等

  北京市發改委公佈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1.4%,總量達到13777.9億元,每人平均超過1萬美元。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佈的2011年數據顯示,全市經濟“十二五”開局良好,2011年北京地區生産總值初步核實結果為16251.9億元,同比增長8.1%。

  北京市統計局透露,今年1-3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267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于秀琴曾指出,按常住人口計算,2011年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2643美元,依照2010年世界銀行劃分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貧富程度標準來看,12643美元的每人平均GDP已經達到了中上等收入檔的上限,説明北京社會生産力發展綜合水準已經接近富裕國家。從國際一般經驗看,每人平均GDP達到這個水準後,經濟發展增速將呈現放緩趨勢,經濟結構也將出現調整,今後北京也將更加注重第三産業的發展,包括資訊産業和文化産業等。

  具體到今年,年初的北京市第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明確的2012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中,地區生産總值增長為8%左右。

  >>舉措

  “十二五”將建創新之城

  在北京“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創新驅動發展”單獨成篇,並且擺在了規劃總體目標的第一部分。北京的目標是“國家創新中心”。“十二五”期間,北京將舉全市之力,推進“科技北京”戰略,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集中力量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南北兩個高端産業聚集區,著力研發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北京將全面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未來的北京將擴大首都經濟優勢,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帶動産業持續升級和競爭力提升。“十二五”期間,北京實施大項目、大企業帶動戰略,促進高技術和現代製造業加快升級。通過標準提升、業態創新、資訊技術和組織結構等途徑,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增強産業配套能力,促進産業集聚發展,發展高端現代製造業。

  此外,北京未來重點推進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航空航太和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重點領域發展。(記者 趙鵬 顧夢琳)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