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反腐倡廉工作盤點:十年查處陳良宇薄熙來等要案

2012年11月05日 08:2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天,新華社發表題為《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寫在第十七屆中央紀委第八次全會閉幕之際》的長篇通訊,盤點黨的十六大以來反腐倡廉工作。文章稱,十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勁勢頭,堅決查處了薄熙來、陳良宇、劉志軍、杜世成、鄭筱萸、陳紹基、王華元、黃松有、王益、康日新、黃瑤、許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

  反腐成為全黨重大政治任務

  “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2003年1月28日,黨的十六大閉幕不久,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就召開專題會議,分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面臨的形勢,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信任和支援。”十年來,中國共産黨人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密切關注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始終站在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

  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是每年的中央紀委全會,都要定期分析和研判反腐倡廉形勢;中央領導同志經常深入基層,調研反腐倡廉的新情況新問題;在對各級黨政幹部的教育培訓中,反腐倡廉形勢始終是重點內容。

  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總書記先後10次出席中央紀委全會併發表重要講話;中央政治局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國務院每年召開廉政工作會議,部署政府系統反腐倡廉工作。

  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決定給予薄熙來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十年來,中國共産黨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不管涉及到誰,不論權力大小,都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監督重大決策和事項成常態

  文章説,十年來,中國共産黨始終領導反腐倡廉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保障了4萬億投資、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抗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等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一次次監督檢查維護了中央權威,保證了政令暢通: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監督檢查工作中,給予741人黨紀政紀處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6萬多個問題均按要求進行了整改。“正是在這些年,對重大決策和重大事項開展監督檢查,逐漸成為一種常態的監督模式。”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説。

  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蒼蠅”

  10月22日,廣州市紀委宣佈,被網友反映坐擁22套房産的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已被免去職務,番禺區紀委已對其立案調查。

  從之前查辦“天價煙”局長周久耕,到最近調查“表哥”楊達才、“房叔”蔡彬,針對群眾反映強烈、關注度高的問題,中國共産黨努力以反腐敗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造福於民。每年的中央紀委全會,都會針對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明確部署,採取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治理措施。

  2010年1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産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頒布,詳細規定了從政中“禁止”、“不準”的行為。

  2010年5月,《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和《關於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加強管理的暫行規定》相繼出臺。

  2011年開始,在集中換屆中突出治理跑官要官、買官賣官、拉票賄選和突擊提拔幹部等不正之風。

  反腐敗既要“打老虎”,又要“拍蒼蠅”。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就是“蒼蠅”,雖然這些腐敗現象單個案件危害可能不是很大,案值不是很高,但它發生在群眾的眼皮底下,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影響面極大。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