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凝聚共識謀發展 立足崗位作貢獻

2012年10月22日 08: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凝聚共識謀發展 立足崗位作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

  ——各地各族幹部群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

  萬眾一心迎盛事,歡歌笑語賀華章。

  金秋十月,隨著黨的十八大召開日益臨近,從首都北京到雪域拉薩,從松花江畔到南海之濱,鮮花、彩旗、歌聲、笑臉無處不在。文藝演出、主題實踐、崗位奉獻……全國各地各級幹部群眾正以百倍的努力和高漲的熱情,用實際行動迎接這一重要歷史時刻的到來。

  文化活動營造喜慶氛圍

  為迎接盛會的到來,全國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展現科學發展輝煌成就,表達對黨和祖國的真摯祝福。

  10月的北京,紅葉流金,花團錦簇;入夜,夜景燈光次第綻放,各大劇院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喜迎十八大,北京薈萃文化藝術界優秀資源,推出系列文化活動。首都老幹部文藝演出唱響《永遠跟黨走》,國家大劇院推出歌劇《運河謠》,人藝老藝術家攜手出演大戲《甲子園》。北京還開展了“黨在我心中”——十八大獻禮影片觀影活動,10萬張觀影券免費贈送市民,廣大市民盡情享受文化繁榮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10月17日,第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群眾文化活動在上海文化廣場戶外舞臺拉開帷幕。主題詩歌徵集朗誦會、市民藝術大展、基層特色文化大展示、農民工歡樂節等百餘項文化活動將在上海所有區縣巡迴演出,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獻出上海人民內心的禮讚。

  10月12日晚,在革命老區廣西百色,第二屆文藝匯演拉開序幕。作為向黨的十八大獻禮的活動之一,本屆文藝匯演共將演出24場,觀眾將達10萬人次,整個10月,百色城區將成為群眾文化繁榮活躍的歡樂海洋。

  涅槃重生的四川大地,處處呈現歡樂祥和。綿陽已先後舉行了“祝福祖國喜迎十八大”群眾歌咏大會等近10場大型文藝活動。還抽調20多名擅長基層文藝創作的骨幹,創作了小品、相聲、快板、歌舞、詩歌等五大類20多個節目。

  在吉林,多部名家名劇專場演出走訪基層,豐富多彩的音樂會、歌舞、綜藝晚會點亮校園文化生活;在陜西,一批優秀劇目在“喜迎十八大文化展示月”的9月集中上演,大型群眾歌會《在燦爛的陽光下》演出規模達陜西近年之最……

  在這喜慶氛圍中,少數民族同胞紛紛以自己的民族特色,用各種方式獻禮盛會。新疆啟動以“感受新變化、喜迎十八大”為主題的“送歡樂走訪基層”活動,組織各族文藝工作者,深入到生産生活第一線,深入到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開展有聲有色、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

  10月15日,“2012年雲南省花燈藝術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拉開帷幕,充分展示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豐碩成果,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獻上一份金秋賀禮。

  “今天我把歌聲開,邀請大家唱起來。和諧共建新村寨,黨的恩情記心懷。”近日,在貴州省錦屏縣隆裏鄉華寨村的喜迎十八大主題文藝表演活動上,侗族群眾一起唱起酒令歌。進入10月,在錦屏的苗鄉侗寨,100多支農民文藝隊活躍在村頭寨尾、田間地頭,舞龍、唱民歌感謝黨的恩情。

  連日來,西藏拉薩市各居委會組織社區文藝宣傳隊開展文藝活動。扎細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索朗巴珠説:“求發展、謀富裕、思穩定、盼和諧已經成為共同的心聲。黨的十八大的召開,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新氣象、新變化。”

  主題教育凝聚振興力量

  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各地各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抒發愛黨情懷,凝聚振興力量。

  今年初,湖北省組織各地各級近萬名黨員幹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喜迎十八大 爭創新業績”主題實踐活動。“穩神競進、逆勢而進、實虛並進、紮實推進、激情奮進”,黨員幹部深入基層、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鼓勵真抓實幹之風,加強黨群之間的血肉聯繫,展現黨員幹部的新形象。

  安徽省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十八大”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中,六安市創新學習教育方式方法,以“純潔我一個,幫帶一家人”為主題,號召副科級以上黨員幹部給親屬寫家書,鼓勵親人自覺明辨是非,向家人做廉政承諾,萬名在職副科級以上黨員幹部通過家書談認識、説收穫,道出了新時期保持黨的純潔性的心聲。

  山東省各級組織部門近期開展“講黨性守紀律樹形象”活動,以優良的黨性和作風,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濱州市博興縣製作組工幹部紀律卡片,做到每人一卡,常看常省;東營市廣饒縣通過發放意見表、座談、走訪等形式,徵求基層群眾意見,提高服務能力。

  深化黨性教育,夯實思想根基,更加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廣大幹部群眾中間展開。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