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祿口機場一飛機玻璃現裂紋停飛 109名乘客滯留1天1夜

2012年10月19日 08:4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什麼前擋風玻璃出現裂紋,就要停飛了呢?

  “如果僅是前擋風玻璃出現裂紋,加熱系統沒出現問題,那麼飛也可以。”昨天,機組人員告訴記者,“帶傷飛”會有一定隱患,比如原來抗壓能力能達到100公斤,現在有裂紋了,抗壓能力就降到50公斤了,“最不好的情況,就是壓力差有可能把玻璃擠爆掉,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要知道飛機空中飛行時速在800~900公里,一旦玻璃爆了,那人都會被吸出去,但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發生。”

  據介紹,飛機的前擋風玻璃有三層,中間一層是加熱層“機艙內外溫度懸殊非常大,機艙裏面溫度一般恒定在22℃左右,但艙外高空溫度差不多在零下40多℃,如果加熱層壞了,飛機在高空飛行時玻璃就會結冰,就像開車時前擋玻璃起霧一樣,這種情況下,飛機起飛下降時的視線就被擋住了,隱患極大。”

  加熱層為什麼會壞?航空專業人士表示,部分零件短路或者電阻出現故障都會出現類似情況,“是個常見問題。”

  為何要停飛?

  加熱系統壞了會致結冰擋視線

  為何不及時更換?

  相匹配的玻璃需從國外空運過來

  前擋風玻璃出現裂縫,加熱設備又出問題,發生這種故障該怎麼排除?機組人員笑了:很簡單,換塊玻璃就行。

  那為什麼JF813航班不及時更換玻璃呢?相關人士解釋,那是因為JF813航班所在公司基地不在南京,“每種機型的前擋風玻璃都不一樣,要匹配,所以該公司只有選擇把該機型的前擋風玻璃空運過來然後重新換上。”該人士告訴記者,這種故障在國內航班上也經常碰到,影響沒那麼大,主要因為調用航班比較便捷,沒有國際航班那麼複雜。

  如果飛行中擋風玻璃出現裂紋,飛機駕駛員的處理十分簡單,把出現裂紋的擋風玻璃的電門關掉,停止加溫,然後再將飛機高度下降到3000米,保證玻璃不結冰即可。

  按照我國有關安全標準,遇到類似情況時,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在不影響飛行安全情況下繼續飛往目的地,二是就地備降,而後者是在破裂情況影響視線、機艙失密或裂痕有繼續發展趨勢情況下的選擇,但最終決定要由機長綜合判斷後作出。

  近年來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開裂事件

  ●2005年1月31日,海南航空公司HU7357航班(寧波—重慶)在寧波起飛後大約10多分鐘,機組人員發現飛機駕駛艙的擋風玻璃上發現了裂痕。當時飛機上有139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該航班發現問題後立即返航,在最短時間內更換了玻璃後起飛。

  ●2005年10月22日,香港港龍航空一架A320型空中巴士,由大連飛往香港途中,駕駛艙擋風玻璃出現裂痕,機師要求赤臘角機場控制塔採取戒備措施。其後飛機終安全著陸,148名旅客及機組人員有驚無險。

  ●2010年8月18日,加拿大航空公司AC169航班在溫尼伯市緊急備降,因為該飛機駕駛艙擋風玻璃出現裂痕。該航班為一架空中客車A320飛機,從多倫多飛往溫哥華,機上共有152名乘客。當地時間下午2時12分該航班飛行員通知機場,需要進行緊急備降,下午2時21分AC169航班在該機場安全降落。

  ●2012年6月8日,臺灣立榮航空一架客機,由松山機場起飛到臺東,途中駕駛艙玻璃破裂,班機緊急下降3048米,班機平安抵達臺東豐年機場。 記者顧元森毛麗萍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