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陜西府谷推15年免費教育 貧困家庭省下半年收入

2012年09月24日 08:2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9月10日下午,陜西省府谷縣武家莊鄉高莊則小學四年級學生正在上課。從去年秋季起,府谷縣實現了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全覆蓋;今年4月,又對義務教育階段實行“零收費”政策,高莊則小學學生的吃飯、住宿等費用全免。實習生 郝帥斌攝

  核心提示

  隨著一些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更加重視和加大投入,15年免費教育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今年9月,西藏自治區全面實現了15年免費教育,成為全國首個實施該政策的省級行政區域。

  府谷這個位於陜晉蒙交界地帶的小縣,2010年啟動12年免費教育,把免費教育的受惠面擴大到全縣普通高中、職中學生,不僅免收所有高中、職中生的學費、雜費和課本費,還繼續對全縣寄宿生給予蛋奶補貼。

  一年後,府谷縣又將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的受惠範圍,正式實行15年免費教育政策。

  這一政策,惠及的不僅僅是府谷籍的孩子,而且包括在府谷就讀的外地孩子。為了將這些外地孩子也納入免費範圍,府谷縣財政需要每年增加投入上千萬元。

  府谷縣的這本“教育賬”,不僅記載在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裏,也記載在學校、家庭的賬本裏,更反映了當地執政者的長遠眼光。

  開學前的一天,陜西省府谷縣鄉村教師袁愛民一大早就蹲在前石畔幼兒園門口,等著為5歲的女兒報名。14年前的那個早上,他也是這樣蹲在校門口,直到中午,父親才氣喘吁吁地跑過來,把一沓揉皺了的汗漬漬的紙幣遞在他手上説:“娃,大大(當地稱父親為“大大”——記者注)借到錢了!你能念高中了!”

  多年來,袁愛民眼看著父親為他們兄弟三人上學四處借錢。而如今,自己的女兒能享受15年免費教育了,已身為人父的他充滿幸福與感慨。

  在府谷縣已實行了一年的15年免費教育,讓很多家庭像袁愛民家一樣,一下子卸下了肩上的重擔。

  9月21日上午,陜西省前期評估府谷縣教育強縣反饋會在府谷縣召開。陜西省創建教育強縣專家組組長柳謀宣佈,府谷縣基本達到陜西省教育強縣標準。

  15年免費教育政策具體是什麼?府谷縣為什麼要實行這一政策?該政策的執行情況如何?將來又會如何發展?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2011年實現15年免費教育的府谷縣調查,力圖還原、呈現一個西部縣的15年免費教育賬本。

  免費教育省下部分貧困家庭半年收入

  府谷縣三道溝鄉的郝玲搬到縣城已經快20年了。由於兩任丈夫先後因病去世,孩子都要由她一人撫養。多年來,“把孩子供上一個好大學”一直是郝玲最大的願望。不過,昂貴的學費讓她的願望實現起來有些困難。

  去年9月,一個令她感到“猶如放下心中一塊石頭”的消息傳出:府谷縣將推行15年免費教育政策。郝玲當時就算了一筆賬,大女兒書嘉明年上高一,如果按照過去收費的情況算,每年需要繳納學費1600元,高一的教材費約900元,班費50元,共計2550元。

  “如果是寄宿的話,還能得到每天3元的蛋奶補助,一年按200天算,這就是600元;還有每天5元的生活補助,以250天算,這又是1250元。”郝玲告訴記者。

  2012年8月19日,郝玲送自己的小兒子碩甫到府谷縣前石畔幼兒園上學。她告訴記者,由於府谷縣的公辦幼兒園總是人滿為患,報不上名,只能讓小兒子碩甫去民辦幼兒園。而按照過去的收費標準,碩甫今年所上的這所幼兒園,會收取一學期1200元的保育費,“現在,這一年2400元又省下來了。”

  郝玲告訴記者,她一年的收入約1萬元,而且“很多時候靠幹零活不一定能按時拿到錢”。府谷縣推行的15年免費教育政策,對於郝玲一家來説,意味著半年的收入。

  對於府谷中學高二(19)班的學生石保存來説,府谷縣的15年免費教育政策為他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幾年前,石保存的父母相繼去世,70多歲的爺爺成了家庭支柱。去年7月,石保存申請到府谷慈善協會的助學金2000元。而今年上半年,他又先後申請到榆林市高中教育專項助學金800元和府谷教育基金會1000元。

  “現在我住在學校裏,上學一分錢不用花,一天還有3元的蛋奶補助和5元的伙食補助,一年的其他生活消費有助學金就夠了,不用給爺爺增加負擔了。”石保存説。

  2010年,府谷啟動12年免費教育政策,把免費教育的受惠面擴大到全縣普通高中、職中學生,不僅免收所有高中、職中生的學費、雜費和課本費,還繼續對全縣寄宿生給予蛋奶補貼。

  2011年,府谷縣域經濟總值達到407億元,綜合實力躍居陜西省首位、西部第6位、全國第69位。就在這一年,府谷縣又將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的受惠範圍,正式實行15年免費教育政策。

  今年4月,府谷縣又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零收費”,免費為學生提供教輔資料、學具、作業本(平均每科兩本)、寒暑假作業本各一套以及每年秋季開學免費為一年級、四年級和七年級學生提供校服一套。此外,寄宿生的住宿費也全部免除。

  目前,府谷縣約有4.5萬名學生因此受惠。據有著30多年教學經驗的退休教師王守貴分析,其中獲益最深的人群有三類:一是落後鄉鎮的農民家庭,他們依賴傳統農業為生,年收入不足一萬元;二是進城務工家庭,他們在城裏租房、生活開銷很大,免費教育對他們來説意義重大;三是縣城裏原有的貧困戶,他們連生活都得要政府和社會救助,也負擔不起教育支出。

  府谷中學副校長孫克勤向記者介紹,從2009年免學費開始,近4年來,學校相繼免除學生每年的學費800元、雜費240元、課本費約900元、住宿費400元,以及高三學生資料費300元;此外,還按照縣裏制定的標準給寄宿生每人每天5元的生活補助和和3元的蛋奶補助。

  前石畔學校校長郭來銀告訴記者:“過去,學校向學生收雜費,向外地學生收借讀費,充作公用經費,可常常感到沒錢;現在,所有的錢都來自政府,只要學校打個報告,錢就批下來了。”

  記者查閱了前石畔學校的財務賬本,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近三年,學校的學生數從3000人減少到2074人,可政府撥付的款額卻從1100多萬元增加至1400多萬元。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