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德媒:殘奧會巨大成就難掩中國殘疾人困境

2012年09月10日 08:09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德國《明星》週刊9月7日文章,原題:中國主導殘奧會:成功隱藏著問題 中國在倫敦殘奧會的巨大成功並非巧合。中國國家體育系統在殘疾人精英體育項目上投入巨大。

  這個龐大的帝國有8500萬殘疾人,約等於德國的總人口。但中國的成功並不在於大型游泳池等設施,北京一名業內專家對德新社説,否則,印度也會得到那麼多枚金牌。

  在2004年雅典和2008年北京殘奧會之後,中國殘奧代表團在倫敦再次超越所有國家。德國代表團負責人卡爾 庫阿德説,“中國擁有龐大的權力和金錢以及嚴密的組織結構。這些我們必須毫無嫉妒心地承認。”中國約有270萬殘疾人運動員,這些人在全中國220個培訓中心為比賽進行著刻苦訓練。

  (中國的)國家制度也為運動員保證了教練、專家、一流的體育設施和足夠訓練時間。為殘奧會進行的準備工作,幾乎就像軍事訓練。國家的利益和資源被調動起來,主要目標就是獲得金牌。而西方體育組織的重點,主要是為提高普通民眾的健康。

  殘奧會上,中國殘疾人運動員贏得了榮譽和尊重。然而在中國國內,很多殘疾人卻很少得到這些。他們中大多數人生活在社會邊緣,他們逃避,感到慚愧和沒有前途。街上看到的殘疾人多數是乞丐。

  雖然數以萬計的資金投入殘奧會的精英體育項目,但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還沒有一個殘疾人無障礙的環境。紅丹丹殘疾人中心負責人鄭曉傑(音)説,“殘疾人要想走出家門很困難”,社會對他們的態度是個問題,“人們在公共場所對殘疾人投以奇怪的眼神,就像他們是怪胎。”

  對(中國的)殘疾人來説,所謂的“無障礙環境”並不只是輪椅坡道、盲文或升降機,還意味著整個社會願意接納他們為正式成員。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