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江蘇徐州600名科級幹部網上公佈財産 係全國獨家

2012年08月27日 12: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江蘇徐州)賈汪區六百科級幹部網上曬家底

  “朱珺,區財政局副局長,分工行政、政法、科教文財務管理和核算中心。共有住房三套:一套位於團結路1號,自住;一套位於天智大酒店南,父母居住;一套在傳世基業小區,對外出租。本人除每月5000多元工資收入外,有部分投資收益。配偶在小學任教,兒子在國內讀大學”……

  這可不是在洩露別人隱私,而是記者在南京通過“徐州賈汪區勤廉評價系統”官方網站所獲取的正規資訊。和朱珺一樣,該區600名科級幹部的家底也悉曬網上,全國網民都能查到。賈汪的做法,目前在全國還是獨家。

  要曬就曬個“大太陽”

  去年,賈汪區委區政府交給區紀委和監察局一個課題:如何加強幹部隊伍的勤政廉政建設、促進賈汪的綠色崛起?

  今年1月,以預警預防為目的的區勤廉評價系統正式上線,涵蓋資訊公開、績效評價、廉政評價、預警中心、舉報中心、百姓心聲、監督臺等7個互動平臺,將全區科級幹部的工作納入群眾和網路監督之中。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張秋月告訴記者,領導幹部住房、收入,配偶及子女上學、從業等情況,歷來是資訊公開的難點。他們通過對全國16個試行官員財産公開地區的經驗分析發現,這些公開主要針對新提拔幹部,而且多在內網或內部公示,公開對象和公開範圍有限。

  “要公示就一視同仁,要上網就上外網,要公開就徹底公開。或許,還能為全國官員家庭財産公示制度探條路。”在區委書記吳新福的支援下,全區600名科級幹部,全部被要求真名實姓申報個人家庭財産等情況,並作出廉政承諾,隨時隨地接受網民和公眾監督,進而實現電子監察與預防腐敗的有效對接。

  “自清式”申報是否走過場

  此項公開,還是被記者發現一處“軟肋”:在隨機查看的100名幹部個人公開資訊中,像區財政局副局長朱珺申報2至3套住房的只有4人,其餘96人的申報內容如出一轍——有住房1套;除工資外,無其他非正當收入。

  一位公務員悄悄告訴記者,他們單位的“頭”就不止一套房,還有私家車,但都未申報。問他為何不舉報,“我又不愣(傻),關我啥事?”説著,他快步離開記者。

  張秋月對此並不回避。600多幹部的公開資訊內容,全係個人自主填寫申報,組織未加核實或者説根本無力審核。“儘管我們要求逐項如實申報,但隱瞞或偷工減料的申報確實存在。”

  “自清式”申報是否屬走過場?張秋月的回答可以用“立此存照”“著眼長遠”來概括。“現在瞞報是誠信問題,萬一哪天被舉報,就是違紀問題,輕重自知。再説,天天面對自己的虛假承諾,也是一種無形壓力,多少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北京大學廉潔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根林教授認同張秋月的觀點。他對記者分析説,公開是最好的防腐劑,群眾對幹部財産公開呼聲最高。如實申報固然好,但現實是,除了賈汪,至今未聽説全國還有成建制官員進行申報的,哪能苛求一下子就準確無誤?“賈汪600名幹部家庭財産自我公開,先公開、再規範,思路本身就是一種突破、進步和創新。”要看到,幹部家庭財産自我申報和公示過程,也是廉潔自律的內化過程,更是把自己樹為監督靶子的過程。當務之急是公開,早公開、多公開,不能坐而論道,等配套機制健全了再公開——這正是賈汪的可貴之處。

  他反對把幹部財産公開一律視為“作秀”,甚至呼籲:這種網路反腐“秀”越多越好。

  公開後的配套“制度鏈”要拉長

  “與內部公開不同,網路公開後,就有社會監督舉報、查處反饋的過程。不知賈汪區準備好了沒有?”中國人民大學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毛昭輝教授開門見山地問記者。

  他認為,幹部家庭財産資訊公開後,社會公眾和區域內外的網民,實際上都成為資訊的審核主體。不論出於何種動機,他們都可能對資訊真偽進行質疑或舉報。而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及時受理,跟進調查處理,並將真相結果公之於眾,而不能再搞“小範圍通報”,遮遮掩掩,失信於民。

  根據他的調查,一些地方官員財産公示試點後,會出現“零投訴”“零舉報”現象,反映了群眾對於公開制度本身的不信任。此時,紀檢監察機關就要主動出擊,對廉政風險高的崗位進行重點排查,通過官員財産變化情況掌握其風險,發現問題一查到底,用執紀辦案的成果取信於民,做到懲防結合。

  “要加強官員的廉政文化建設,不斷提升他們的道德誠信素養,提高財産申報的誠信度和真實性。”梁根林教授舉例説,如美國官員主要按照《道德法》申報家庭財産,內心就有約束,非常在意公眾認可和評價,以道德義務提升執政公信力。國外依德治政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他説,官員家庭財産申報制度的建立,還有賴於社會信用體系和資訊化體系的建設。希望賈汪在今後實踐中,要注重這兩方面制度建設的探索和配套。

  “推行財産申報並非要‘治’幹部,而在於培養幹部的‘兩個習慣’,即習慣在監督的環境下工作、習慣在法制的軌道上用權,最終讓勤廉成為賈汪的一種執政形象。”區委書記吳新福如是説。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