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起降是關鍵
航母建造的快慢與一國的軍工技術水準有很大關係,也和技術的熟練程度有關。同樣級別的航母,製造第一艘所用時間一般也會較之後的航母要長。但每艘航母需要經歷的考驗是一樣的。
“航母試航主要包括航行試驗和航空試驗。”李傑説。航行試驗主要是驗證航行的品質,同時也是為在實際航行中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航母是否存在設計問題,能否抵擋海上風浪的影響,是否具備服役條件……試航中所獲得的數據是航母改進提高的關鍵所在,對航母生存能力、作戰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瓦良格”幾次海試都是採用拖船拖入到指定海域進行訓練,並無確切消息證明其使用了何種動力系統。動力是航空母艦的腿,驅動力量優良與否,直接影響著航母的航程和航速。最優動力系統是否得到解決?即使解決了,動力系統的試驗也需假以時日。
而航空試驗更重要。“航空母艦其實就是‘航空’和‘母艦’的組合,沒有強大的艦載機,就難以成為航母。”李傑説,因此,能否完成戰機和航母的密切配合,艦載機的起降訓練顯然十分重要。它主要包括艦載機接近航母試驗、艦載機著陸模擬試驗、著艦試驗、起飛試驗和艦載機載重試驗等。
“其實就是對艦面航空設施能否和艦載機匹配進行各種試驗”。軍事專家尹卓説,比如,航母上的攔阻索,能否與艦載機匹配,成功輔助其降落;艦面彈射器能否控制好各種力量,彈射不同重量的飛機;還有甲板的長度,是否符合飛機起飛降落的要求,是否要進行改進……這些都需要在海試中檢測。“因為,碼頭上凈空條件不夠,在那裏起降會對艦載機構成威脅。”尹卓説。
各航母大國也對航空試驗極為重視。為實現真正完美的戰鬥起降,蘇-27K完成了80次飛行驗收,米格-29K完成了74次著艦試驗和13次試飛驗收。法國“戴高樂”號通過海試就發現了很多設計不合理的地方,而將飛行甲板加長4米。
此外,人的因素也是艦載機的關鍵。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認為,航母執行任務很大程度上依賴海上的空中力量,而艦載機飛行員在順利完成航母上起飛和降落之前,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各國往往採用“先陸地後海上”的方式進行訓練。美國擁有大批艦載機飛行員,有眾多地面基地和十余艘航母可供進行起降訓練,還有一套海軍官兵成熟的訓練模式,在航母建造期,他們就開始跟班作業,但即使如此,美國航母服役後仍然需要在兩三年內才能形成戰鬥力。
服役不代表形成戰鬥力
即使“瓦良格”號海試全部成功了,也並不意味它已經具備戰鬥力。它還要接受海軍的測試和驗收,之後航母才能正式交付部隊服役。但是,交付部隊也這並不意味著它就能馬上開赴前線作戰,形成真正的戰鬥力。從服役到形成戰鬥力要多久?李傑給出一個數字:“一般按國際的規律和慣例,要5-8年時間。”
在這5—8的時間裏,圍繞著航母,都要做什麼?
航空母艦從來都不單獨行動,要形成航空母艦戰鬥群才能行動。這些陪同船隻包括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等。它們為航空母艦提供對空和對其他艦隻以及潛艇的保護。此外,艦隊中還有潛艇做偵察和反潛任務以及供給艦隻和油輪以擴大整個艦隊的活動範圍。
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在執行任務時,一般配屬4-8艘水面作戰艦隻、1-2艘潛艇和1-2艘後勤輔助艦船,組成航母戰鬥群。包括兩艘導彈巡洋艦、兩艘驅逐艦、一艘護衛艦、兩艘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一艘補給艦。根據具體任務,還可能增配運兵船、兩棲攻擊艇和貨船。其他國家海軍的航母編隊結構各有不同,但都納入了一系列核心戰力。這些戰力包括空中防禦、反潛作戰和實施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
在武器系統方面,我國尚未公開過艦載機、反潛機以及航母自身防護武器系統的確切資訊。殲-15能否上艦,是否有相應的反潛機?訓練磨合情況如何?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航母何時服役。
現代航母平臺集動力系統、起降和彈射系統、艦載機、艦用武器系統、通訊指揮系統、預警平臺等一系列紛繁複雜的子系統于一體,組成一個完整的海上作戰平臺。作為大型水面艦艇,交付科研、試驗、訓練使用後,不僅艦上各類裝置、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需要調試,軍艦內部各個系統之間需要磨合,與編隊中其他艦艇的協同需要訓練,艦載機飛行員訓練、艦機協同等都需要較長時間完成。“即便是美國海軍這樣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戰鬥力也需要2到3年時間,對於從來不曾擁有航母的中國海軍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過程也會更長。”李傑説。(趙楊 實習生 左林)
2011年
8月10日
首次出航
當時有分析推測,中國航母可能進行艦載機著艦、離艦試驗。8月14日上午,航母被拖船拖至大連造船廠以東約1.5公里處,成功歸來。據了解,該次還是主要對航母進行了基礎性的檢測,對航母進行初步的航行控制能力和各部位滲水情況進行檢驗。
2011年11月29日
再次出航
在二次出海時,航母甲板上已經標注了飛機起降區域和起飛標誌線。但航母和艦載機並沒有進行合練,只是進行了艦載機的海上適應性訓練,並於12月11日上午歸港。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次試航
12月29日返回,歷時10天。該次海試期間,航母上的“攔阻索”被網友拍攝的圖片曝光,所以專家分析,該次海試,很可能進行了艦載機的起降試驗。
2012年
1月8日
第四次試航
1月15日返回,歷時8天。
2012年
4月20日
第五次試航
4月30日返回,歷時11天。
2012年
5月7日
第六次試航
5月15日返回,歷時9天。
第七次試航
6月1日返回,
歷時10天。
2012年5月23日
2012年6月8日
第八次試航
6月22日返回,歷時15天。有分析認為,“瓦良格”號航母從第五次到第八次海試,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如此密集試航表明此試驗已經常態化,科研訓練也較為順暢。
2012年7月5日
第九次試航
中國航母平臺第九次出海試驗;7月30日返回,歷時25天。分析專家判斷,中國已成功完成艦載機起降試驗,航母已初具戰鬥力。(資料整理:趙楊)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