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2日起,三集紀錄片《大自然啟示錄》即將登陸央視綜合頻道(CCTV-1)每晚十點半檔《魅力紀錄》。利用頂尖攝影技術及倣生學最新成果,展現驚人的自然界科技奇觀,尋找解決現代難題的全新途徑。喜歡此類紀錄片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
生物體內蘊藏超級科技
紀錄片《大自然啟示錄》,聚焦生物在長達40億年的進化歷程中逐漸形成的驚人能力,探索這些罕見奇觀背後的超級自然科技。
曾經,鳥的翅膀帶給人類飛翔的靈感與啟示;而現代倣生學的真正價值卻遠不止於此。交通帶來的巨大能耗,能源開採及使用中的過度浪費,環保與效率間的無奈抉擇……面對現代生活的種種難題,生物體內蘊藏的超級科技,成為大自然帶給人們的珍貴啟示。
四處亂竄的蟑螂,其每秒移動距離竟高達自身長度的50倍;而令人厭惡的蒼蠅,卻能夠在玻璃等光滑表面進退自如。高倍顯微鏡下的它們何以如此?又能否給輪胎製造商和汽車工程師提供設計的靈感?高聳的杉木承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結構,卻能抵抗強勁的狂風;看似柔軟的睡蓮葉子,居然能托起一個熟睡的嬰兒。究竟是怎樣的構造成就了這些奇跡?而它們又將如何被應用於現代建築的設計建造中?25,000倍顯微鏡下的蛾眼,精確掃描建模的白蟻巢穴,被紅外感測器跟蹤的果蠅……在高度工業化與資訊化的時代,人與自然漸行漸遠,但現代倣生學正將我們引向全新的未來。
艾美獎最佳攝影:呈現不可思議的微觀與宏觀世界
《大自然啟示錄》由史蒂夫 尼克爾斯擔任導演。自2007年在美國首播後,不但很快便獲得了極高人氣,更先後斬獲包括艾美獎最佳攝影在內的多項殊榮。艾美獎素有電視界奧斯卡之稱,能獲得它的肯定,足以證明紀錄片《大自然啟示錄》受到了來自業內專家的高度認可。
紀錄片《大自然啟示錄》,運用全球頂尖的攝影技術,為您呈現極為罕見的超自然科技奇觀。利用特別的超高速攝影機及慢速拍攝手法,顯微鏡掃描和電腦成像等先進技術,本片集中展示了在大自然物競天擇的過程中,生命所面臨的各種難題以及它們的解決之道。在三集時長一小時的節目中,獨特的敘事節奏與藝術風格貫穿始終。例如在第二集,為講述生物“一塵不染”的奧秘,超級攝影機對準了雨中的一片荷葉:放大數倍的鏡頭成功捕捉到數枚雨滴掉落在荷葉上的過程。雨滴因重力散開後,竟被荷葉上微小的蠟質突起反彈回來,迫使其重新聚攏並最終從葉面滾落。伴隨雨滴敲擊葉面的聲音,因重力作用而形狀各異的大小水珠拍打著荷葉;配合快慢鏡頭的穿插使用和輕快配樂,大大增加了視聽樂趣。以此為啟發研製的自潔材料和不沾勺子,同樣採用了類似的拍攝手法:快速與慢速,宏觀和微觀交替,使敘事節奏富於變化,令觀眾目不暇接,使自然科技的展示也變得極富美感與情趣。尖端的攝影技術,加上獨特的敘事節奏和藝術風格,使《大自然啟示錄》這部紀錄片,充滿魅力。
[ 責任編輯:陳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