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港媒:大陸磁吸效應顯現 臺灣人何時開始瘋大陸?

2013年04月27日 13: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4月27日電 香港中通社26日發表特稿説,除了微信、淘寶這種網路平臺外,各種娛樂産品近來也是臺灣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一位臺灣民眾很幽默地表述了這樣一種生活:“穿上在淘寶網購的衣服,拿著小米手機出門,坐在金龍牌的公交車上,用微信與朋友聊昨晚播出的明星跳水節目!”

  文章摘編如下:

  廈門大金龍精心打造的18米公交巨無霸近日獲准在臺灣行駛,開啟島內公交車的新時代。由於兩岸交流的增加,金融、文化及民生都息息相關,包括淘寶、小米手機、微信、《甄嬛傳》、《我是歌手》……越來越多打著“大陸出品”烙印的産品不斷進入臺灣,融入臺灣普通民眾生活。

  大陸一個歌唱節目《我是歌手》,在臺灣,一個晚上就讓一家新聞電視臺花5小時全程“直播”,三大報不管從正面或負面角度,都用半版以上的規模處理;一支大陸做的智慧型手機“小米機”,在臺灣一開放預購就被秒殺,讓合作商兩度當機;一款大陸的通訊軟體“微信”,藍綠陣營的專家學者、政界名人,許多都是其擁躉。

  更不用説,去年以來讓臺灣人瘋狂的電視連續劇《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成為上班族必追的節目,後者在臺灣的回放次數高達7次。而一個網路購物平臺“淘寶”,光是一個嘉義市,平均每個人一年在上面的花費就高達32.5萬元新台幣。

  臺媒輿論發出感嘆: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瘋大陸?

  除了微信、淘寶這種網路平臺外,各種娛樂産品近來也是臺灣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而臺灣觀眾瞄準的下一波娛樂節目,是大陸各家衛視的明星跳水節目;再加上小米手機、金龍牌公交車,一位臺灣民眾很幽默地表述了這樣一種生活:“穿上在淘寶網購的衣服,拿著小米手機出門,坐在金龍牌的公交車上,用微信與朋友聊昨晚播出的明星跳水節目!”

  臺灣向來有著鮮明“MIT”(臺灣製造)的自豪感,而大陸電商、手機品牌相繼進入臺灣,改變臺灣普通民眾的消費習慣。

  臺灣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張鐸嚴認為,臺灣是個開放的市場,只要這個産品在競爭中有優勢,不管是大陸的還是美國的,都可以有它的一席之地。

  而臺灣人對大陸影視劇、綜藝節目的關注,也不僅僅是喜歡這個節目內容,而是透過這個節目對臺灣娛樂産業走向的思考。

  張鐸嚴表示,從這些節目的形態看出,在娛樂産業上,大陸正産生一種磁吸現象。“它把優秀的臺灣娛樂資源吸引過去了,這在臺灣人的心裏就有一個微妙的變化。”一方面,臺灣民眾也為這些臺灣歌手有好的發展感到高興,與有榮焉;另一方面,臺灣人也會擔憂臺灣流行文化的空白化,因為這意味著娛樂産業的人才流失和産業外移。(木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