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海協會新任會長陳德銘:睿智溫和務實 諳熟兩岸經濟

2013年04月26日 13: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陳德銘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2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推舉産生新的領導機構。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接替陳雲林,出任海協會會長。

  生於1949年的陳德銘是上海人,197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是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中共蘇州市委書記、中共陜西省委副書記、陜西省省長、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商務部部長等職。

  具有研究生學歷的陳德銘,是南京大學數量經濟學碩士、工商管理學博士。據稱,邏輯性很強的他,開會時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討論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他不但常用數字佐證,而且用字精準。

  陳德銘的睿智、溫和給記者留下很深的印象。無論是講他的經歷和家庭,還是回答記者的敏感問題,他都以平和之心坦誠回答,同時平易近人。

  曾有商務部官員表示,陳德銘是一位非常體貼的部長,出差時遇到下屬身體不適或時間太晚,部長直接就説:“你休息吧,這我來。”

  他同時也是“犀利”的官員。面對歐美國家對中國經貿政策的抨擊,陳德銘用他一貫和緩而堅定的態度,用各種數據反駁歐美的“指控”,捍衛中國的立場。

  任商務部部長期間,他曾説過,“我有責任堅決保護本國企業正常的利益不受侵害。如果受到侵害,我要依法保護他們。”

  陳德銘還很“務實”。2009年在廣交會上調研時,他每到一個企業的展臺前,都會仔細詢問企業“現在訂單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推出新産品”……。

  長期在經濟部門工作,陳德銘諳熟兩岸經濟問題。2011年9月16日,他在江蘇臺灣周的開幕式上説,兩岸仍然共同面對不穩定、不確定的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在不斷調整和變化的經濟環境中,兩岸應該抓住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帶來的新的機遇,加強産業合作,特別是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等新興産業的合作,打造中華民族的自主品牌,制定共同的産品標準,提高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他説,“臺灣企業有極大的創造能力,大陸有廣大的加工能力和日漸提高的自我研發能力,兩岸企業聯合起來,一定能在全球貿易中打造出中華民族的自主品牌。”

  2012年全國“兩會”期間,陳德銘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臺灣和大陸優勢的結合是‘1+1’遠遠大於2的,臺灣的研發、大陸的製造能力加起來,會迸發出一種非常大的合力和創造力”,“我們的根本想法是,通過陸資的入臺和更多的臺灣企業到大陸投資等等,使我們雙方的産業能夠結合起來,能夠有更好的互補和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德銘又表示,兩岸的經貿很好,兩岸的自貿談判也可能會有大的進展。

  此前有臺灣媒體認為,陳德銘不僅具備經濟專才,而且他有豐富的談判經驗,口才也很好,是大陸方面主持兩岸兩會(海協會和海基會)協商的理想人選。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