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不願和陳水扁切割 民進黨能反映多少民意?

2013年04月26日 09:4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中華日報》24日發表社論説,陳水扁案發生後,民進黨一陣慌忙無措,一陣六神無主,黨內曾有多人主張,應和陳水扁切割。於今看來,不僅沒有切割,還越聚越緊,越抱越牢。民進黨的做法,能反映多少民意?

  文章摘編如下:

  陳水扁日前從臺北榮民總院移送臺中監獄培德醫院繼續治療。陳水扁在培德醫院的專屬病房,內有書房、會客室,外有綠地,供其散心,環境幽雅,面積寬敞,也有專屬醫師照顧。有民進黨人欲求陳水扁“保外就醫”不可得,對移監就醫居然群起跳腳。

  陳水扁、吳淑珍所犯貪污案件,有些已判刑定讞,有些還在偵審中。陳水扁于2010年12月2日由看所守發監執行,吳淑珍于2012年2月18日獲准“在家休養”。但他們至今不認罪、不認錯。民進黨和陳水扁支援者認為他曾是臺灣地區領導人,犯案是“政治問題”。惟“政治問題”何所指?民進黨從未給過説法,只一味無理性的抗爭,悍然以“政治”掩護扁貪腐事實。

  在培德醫院“服刑兼醫療”,陳水扁所獲得的優渥待遇,臺灣獄政史上未曾有前例,説明臺灣法務部門在執法上已考慮過他曾是臺灣地區領導人。但陳水扁的病情未符合“保外就醫”乃或“居家療養”要件,於是將他從北榮移送培德,應是醫療專業上最適合的選擇。

  為抗議陳水扁移送培德,民進黨籍多位民意代表前去法務部門找負責人曾勇夫興師問罪,邱議瑩一腳踹破法務部門負責人辦公室門。邱議瑩事後表示,她是在行使民意代表職權。然而,民意代表行使職權以在議場為主,在議場外向官員反映民意是被認同的,但應事先知會,不能硬闖。邱議瑩和其他綠營民意代表在法務部門“侵門踏戶”,相當粗暴。

  扁案發生後,民進黨一陣慌忙無措,一陣六神無主,黨內曾有多人主張,應和陳水扁切割。於今看來,不僅沒有切割,還越聚越緊,越抱越牢,這些年來,凡和陳水扁有關之事,無不熱烈響應,並認為是“司法迫害”、“政治迫害”。

  民進黨的做法,能反映多少民意?應該心裏有數。陳水扁貪污罪證確鑿,臺灣人民認同貪污嗎?支援貪污嗎?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焦源源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