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二代“回去”還是“回來”?

2013年04月26日 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加深,在大陸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臺二代”。他們是臺灣人,卻從小就跟隨父母來到大陸生活、學習。長大後的他們,回到臺灣卻發現自己“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言語舉止,甚至是思考方式,都一點一點地和故鄉漸行漸遠”。近日,有“臺二代”投書檯灣媒體,説出了心中的疑惑和糾結。

  ——編者

  清明回臺掃墓,從北京到香港轉機去臺北。在等待過關的時候,又一次,我早早將自己的兩本綠色證件拿出來,緊緊攥在手中。和往常一樣,在滿是紅色證件的隊伍中,這果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目。

  是的,這是我小小的病態癖好──在大陸成長,平時想盡辦法讓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只有在這個時候,恨不得昭告天下我是臺灣人。

  可是捫心自問,除了手中的證件,我有什麼底氣能這麼説呢?13年來,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言語舉止,甚至是思考方式,我都一點一點地和故鄉漸行漸遠。

  現在,我住在北京而不是臺北。我念的是北大而不是臺大。我使用拼音而不是注音符號。我上人人網和QQ而不是臉書和MSN。我説的坐的是地鐵而不是捷運。我知道移動和聯通卻不知道中華電信和臺灣大哥大。我坐火車從北京到天津、河南、廣州,卻從來沒坐火車從臺北到新竹、臺中、臺南。我在中國銀行存錢,卻不知道臺灣的銀行下午3點半就停止營業。

  是的,這些不過是生活習慣而已。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可是當超商的店員聽不懂我説話;當水準書店的老闆問我:“小弟,你是大陸來的吧?”當我在淡水買鐵蛋,熱情的小哥説:“你從哪來?啊,本來就是臺灣人?真的嗎?你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吧?”當我看不懂公車站牌,上了車總是忘記先看看是上車付費還是下車付費就刷卡,下車又總是忘了和司機叔叔説謝謝……當這些事一而再地發生,它們好像就不再只是不同的生活習慣,而是逐漸積澱成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我在這頭,臺灣在那頭。

  小時候,來大陸是父母的決定,我和弟弟沒得選擇;現在長大了,回臺灣可以自己做主了。可是,我已經弄不清楚,到底是“回去”,還是“回來”?

  在大陸同學和同事的眼裏,我依舊是,也必須是,一個臺灣人,一個外在於他們的“他者”。而回到臺灣,我還是“你們”,是不屬於“我們”的那個人。

  可是我仍想問:我是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