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蘇貞昌"《我是歌手》統戰入腦"遭臺灣多方批評

2013年04月15日 11:15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歌手彭佳慧在《我是歌手》的比賽現場。(圖自湖南衛視)

臺灣歌手彭佳慧在《我是歌手》的比賽現場。(圖自湖南衛視)

蘇貞昌資料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蘇貞昌資料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湖南衛視歌唱節目《我是歌手》熱潮“延燒”臺灣傳媒,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14日)宣稱,中共過去對臺“統戰”如今“入島、入戶、入腦”,透過媒體褒揚大陸、唱衰臺灣,因此臺灣要更加“警惕”。對蘇貞昌的此番言論,臺灣有音樂人、學者、媒體等都表示異議,提出批評。

  臺灣音樂人:歌手走紅 非政治問題

  臺灣音樂人黃國倫昨天説,“其實參加《歌手》的臺灣唱將是大贏家,充分展現了臺灣文化的軟實力,七位選手中,臺灣佔了四位,與其忽略不報道,不如引以為借鏡,開始調整突破”,《歌手》走紅不是政治問題,“這是現實問題,對岸的軟、硬體的確在崛起,要改變必須在體質上作整體修正,不然臺灣在華人娛樂的優勢上會逐漸消失”。

  資深DJ敖君怡是《歌手》專家聽審團一員,在總決賽看到電子媒體爭相派員報道,“如果不是臺灣歌手的亮眼表現,這節目怎麼會這麼被矚目”?

  音樂人袁惟仁説,《歌手》讓兩岸音樂互相交流,這是很好也值得肯定的事,對媒體大幅報道讓蘇貞昌認為該節目“唱衰臺灣”,他呼籲大家回歸節目本質,別做過度渲染和解讀:“《歌手》喚起很多人的美好回憶,這樣的音樂盛事,沒必要被政治染色”。

  音樂人陳國華在浙江衛視擔任音樂總監,“人家的進步擺在眼前,臺灣當前環境確實沒有人家好,這正是我們該學習的”,直言臺灣最大問題在於經費,若法令適時鬆綁,像大陸把市場和娛樂的概念結合,才能得到皆大歡喜的結果。

  學者:“入腦説”低估臺灣民眾智商

  針對蘇貞昌“入腦説”,臺灣藝術大學廣電係教授賴祥蔚表示,這是低估了臺灣人民的智慧。他認為蘇貞昌主席太過緊張了。

  至於臺灣媒體應該用多大篇幅報道《我是歌手》節目,賴祥蔚表示,一個節目有收視率,一定有理由,政治人物不用去質疑觀眾的口味。電視新聞臺觀察到觀眾喜歡某個節目,當然可以花多一點時間來報道。

  臺媒:“入腦説”是蘇貞昌一貫的政治操弄

  臺灣《中國時報》15日發表文章説,奧斯卡獎是好萊塢文化,NBA球賽是美國文化,臺灣都在實況轉播與報道,蘇貞昌就不擔心臺灣人被美國文化“入腦”?

  文章稱,如果因為大陸節目來臺可能有“統戰”目的,所以要管制所有大陸戲劇輸臺,那要不要索性禁絕兩岸所有的交流“以絕後患”?同理,臺商去大陸賺錢拿回臺灣也可能有政治目的,臺灣該否思考立法管制臺商的政治獻金?又或者,蘇貞昌是否拿過這樣的“獻金”?他要不要宣示以後不再拿大陸臺商的政治獻金?

  文章認為,觀察蘇貞昌對《我是歌手》的看法,沒有“臺灣為何留不住這些歌手”的問號,沒有“有多少觀眾想知道臺灣歌手的比賽結果”的探究,他唯一關切的,就是如何利用這個場景,做他一貫的政治操弄。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帥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