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大處著眼?還是小處著手?

2012年11月22日 09:17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總統”選舉的敗選,尤其是2012年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出征敗在“最後一里路”上,民進黨黨內檢討出一個 “最大的共識”——— 對於民進黨的現行兩岸政策,臺灣民眾是不放心的、不接受的。民進黨若想在臺灣重新執政,必須調整兩岸政策。

  正因為如此,蔡英文辭職後,蘇貞昌在競選民進黨主席時就把恢復“中國事務部”和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當做重要政見來接受檢討。而蘇貞昌在就任黨主席後,至昨日止,兩項政策全部兌現。

  認識到大陸對臺灣是機會 “獨派”社團也在分裂

  “2008年和2012年兩次‘總統’選舉的敗選,以及更多的事實證明,民進黨兩岸政策的立場和論述都是走不通的,民進黨以前所謂的在兩岸方面的善意,大陸是不相信的。未來如何以更高的智慧、更具體的行動去處理兩岸關係,對民進黨來説是個考驗。”

  面對民進黨昨日成立 “中國事務委員會”,謝係大將、民進黨臺北市主委莊瑞雄作以上表示。

  莊瑞雄説,過去,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的處理上,“過分強調與大陸接觸交流的風險,把臺灣島內對兩岸關係的解釋權、主導權拱手讓給國民黨,而民進黨沒有看到,其實,大陸對臺灣也是個很大的機會”。

  隨著謝長廷10月初到大陸進行“開展之旅”,民進黨對大陸政策的討論達到了一個高潮。“自信、勇敢地去面對大陸,讓外界知道,民進黨不是鐵板一塊,也是可以與大陸交流的——— 這成為民進黨內很多人的共識。”莊瑞雄説,要與大陸真正接觸,就要從善意的釋出開始。

  蘇貞昌的兩岸政策智囊成員、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昨天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説,“目前黨內各派系在與大陸溝通交流上的共識還是蠻高的。以謝長廷‘登陸’為例,儘管黨內不少人對‘憲法各表’並不認同,但對於民進黨兩岸政策要改變,與大陸要溝通、做法要調整,大家並沒有異議”。所以,今後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一定會朝著不斷調整的方向走。

  據臺灣媒體報道,以往只要民進黨碰觸到兩岸議題,“獨派”總是力阻,這次“本土社團”例如“臺灣社”、“北社”等,雖然反對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但“獨盟”卻認為在中共十八大後,民進黨很適合討論兩岸政策。基本教義派姚嘉文、陳師孟等人對謝長廷“登陸”提出“憲法各表”表達不滿,但反對力道卻不是很強烈,在謝“登陸”回臺至今,“本土社團”連共同發表聲明都沒有。

  “獨派”意見分歧,對民進黨處理兩岸議題是一個機會。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