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軍事  >   正文

臺募兵制役期一再縮減 2014年或無兵可用

2013年03月04日 09: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軍從徵兵制,走到徵兵制與募兵制並行,再走到募兵制,役期一再縮減,政治人物討好選民的痕跡明顯。但募兵制後,軍方要從那裏找到20萬名志願的官士兵,維持部隊運作,迄今仍是難解習題。

  面對兵源問題,軍方還抱著能拖就拖的心態,反正現在部隊還有一年役期的兵,不會缺兵,明年才會碰到無兵可用的窘狀。屆時,人事已非,交給續任人選煩惱便是。

  在役期年年縮減情況下,軍方為維持相當規模的部隊,又沒有充裕的防務預算撐腰,這些年如同刷卡消費,早已刷爆;年年還卡債,都是挖東墻補西墻,以彌補兵源不足問題。如今,役期一口氣縮短為4個月,而且不再下部隊,以後部隊已無義務役兵源可用,軍方“還債能力”勢必打個大問號。

  事實上,臺軍走到募兵制,軍人相當被動,可説是被政治人物拖著走。這從臺軍還維持一個20萬人的部隊規模,便可看出端倪。

  簡單的説,軍方是用精簡的態度搞募兵制,所以現在的臺軍組織還停留在徵兵制,有40萬大軍,義務役役期還存在的結構中,只因役期年年縮短,規模不得不縮小。

  臺軍走到募兵制這一步,是時勢所然,無人可抗拒。然而軍人受制于傳統觀念與本位立場,走不出征兵制的陰影,終非長策。為今之計,下任臺灣當局防務部門的負責人應是真心支援募兵制的文人,並大量引進文官,而非任用軍職轉文職的假文官,在考量募兵制、防務預算情況下,大幅調軍兵力結構與組織。因為以當前臺灣財力,絕對養不起職業軍人組成的20萬人軍隊。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