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臺灣經濟實力與人才遠勝大陸

2014年05月22日 13:54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本學者大前研一:臺灣經濟實力與人才遠勝大陸

  日本經營學大師大前研一在最新一期的月刊《PRESIDENT》發表“臺灣經濟實力遠遠勝過中國大陸”的文章,並評論日前臺灣“反服貿”學運是不了解大陸實際情形所致。

  臺灣“中央社”21日報道,大前撰文指出,兩岸關係友好,有利臺灣經濟發展。以前兩岸關係對立時期,臺灣須負擔龐大的防務經費,但目前情勢改觀,甚至民進黨也不反對兩岸朝改善關係的方向前進。

  他表示,國民黨2008年取得執政權後,深知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除實現兩岸三通外,並於2010年與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漸進式降低貿易障礙。

  3月佔領“立法院”議場的“反服貿”學運,起因于ECFA架構下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反對黨及學生未體認當局為促進兩岸商業、通信、建築、環境、旅行及金融等服務業領域開放市場的用心,而誤認是簽署不平等協議及唯恐工作機會將遭大陸勞工剝奪,指責執政黨強行表決通過法案導致引發學運。

  他認為,大陸外銷美國前百大企業當中,臺商佔逾半數,其中鴻海雇用的大陸員工逾50萬名以上。臺商在經營、技術及資金等方面均淩駕大陸企業,尤其是人才充沛。足以在美國矽谷上市(IPO)的臺灣企業甚多,目前全球IPO依次為以色列、臺灣,印度。

  他指出,反對服貿的臺灣民眾及學生,因不了解大陸實際情形,唯恐服貿條款通過後將失去工作機會,與日本農民擔心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農産品自由化後,無法承受國際化衝擊的心態相同。

  他説,目前中國大陸人才幾乎無法勝過臺灣,臺灣實無須擔心大陸搶奪市場。“反服貿”學運類似日本1960年前後的安保鬥爭。

  當初日本人反對“美日安保條約”是因憂心美日同盟將使得離蘇聯較近的日本遭到吞噬,但事實證明那是杞人憂天。

  這次馬政府似已察覺這點,所以未以強制手段驅離佔據“立法院”議場3周的學生,認為抱持憂國憂民想法且將擔任未來重任的“愛國學生”遠勝於喪志者。

  大前分析指出,大陸已從出口製造業漸轉型為內需産業,其中服務業勞動人口占60%。大陸大城市的基礎工程建設已呈現人手不足現象,且預估10年內工資將上漲5倍,大陸勞工似無理由舍優渥薪水,轉往競爭激烈的臺灣工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