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臺金融服務總會理事長李述德:兩岸合作帶旺島內經濟

2013年08月02日 09: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李述德(來源:臺灣《旺報》)

  台灣網8月2日消息 據臺灣《旺報》報道,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述德日前表示,海峽兩岸進出口額1年高達1500億至1600億美元,經貿活絡之後,後面的金融服務就一定要到位。他指出,兩岸加速開放還會促成國際與臺灣共同合作,自然而然就形成群聚效應,如此將帶動臺灣經濟一波又一波成長。

  他指出,國際貿易最重要就是比較利益,因為大家地利、資源、人力、各種生産條件都不一樣,所以要結合全世界各地不同的利基,才有更好的競爭力。

  兩岸互利互補雙贏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爭議,李述德認為,這些不是爭議,是對議題了解深度不同。現在大家都只講業者利益,其實應該是業者後面所有消費者利益的問題。

  他指出,國際貿易自由競爭的結果對消費者有利,當然對業者會形成更嚴峻的競爭,但臺灣企業主最多只有130萬人,民眾人數更多,所以要從消費者角度去看。“今天更多資金進來,讓企業生意做更大,或服務變便宜,照顧的就是後端的消費者,這就跟加入WTO一樣,大家買蘋果才會更便宜”。

  李述德也兼任臺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理事長,對於兩岸金融業未來競合趨勢,他樂觀期待會是互利、互補以及互贏局面。他説,還是有人認為,大陸業者來臺一定會搶臺灣業者的市場,“我們也搶他們的市場,為什麼雙方都同意逐漸開放呢?因為市場成熟度不一樣,所以各取所需,這就是國際貿易比較利益的最基本道理”。

  任何東西都是互利共生,“我今天生産蘋果成本太高,品種不好,為什麼不買你的便宜又好吃的蘋果呢?”他認為,今天臺灣銀行業、證券業的管理機制、發展成熟度還是比大陸具備一點優勢,“若臺灣和大陸策略聯盟或合資共組公司,大家一起賺更多錢不是更好”?

  群聚效果勝券在握

  對於臺灣金融業到大陸營業的迫切性,李述德説,“你現在不去,腳步太慢,別人就先去佔滿了,他自己也會起來。”李述德表示,兩岸有血緣關係、同文同種、歷史情懷的關係,這些是優勢,在商言商。

  李述德指出,一旦臺灣身上的價值得到體現,國際間自然就會衡量與臺灣合作的可能。(台灣網 李帥)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