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繼臺灣人能炒A股之後 大陸居民有望跨海炒臺股

2013年04月04日 09: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島內期望大陸散戶投資臺股以振興臺灣股市。

  4月1日起,包括島內投資者在內的港澳臺居民可以投資A股了。來而不往非禮也。國民黨籍“立委”羅明才在臺“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就問了一個大家都感興趣的問題——臺灣何時開放大陸居民在臺開立銀行及證券賬戶?目前大陸居民可在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開戶投資臺股,但不能用現金,必須轉賬且限外幣投資,因而尚沒有大陸居民買臺股的案例。

  “正在評估之中”

  今年1月首次召開的兩岸證券期貨監理平臺會議達成共識,將開放兩岸自然人投資雙方的股市,也就是俗稱的“直通車”。如今“直通車”已經單向通車了。對於臺灣是否也將基於對等條件開放的問題,臺灣“金管會主委”陳裕璋回答説“正在評估之中”。

  陳裕璋透露,今年1月底時“金管會”即開始研議,比照相關投資臺股規定,開放大陸自然人即所謂的QDII2(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進場買股票,但大陸居民的個人投資是否與“法人”區隔,要計入總限額還是另給額度,要與臺“央行”及“陸委會”研商。臺“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放風説,若當局“金管會”推動,“央行”會尊重。如此看來,大陸居民可炒臺股,應該是早晚的事。

  “金管會”同時表示,根據島內相關規定,臺灣的境外自然人要投資臺股,必須先在臺灣證券交易所登記,然後在券商、銀行與集中保管結算所開立3賬戶。

  “擴大股市動能”

  這也不是什麼新話題了。

  2011年3日臺北證交所董事長薛琦答覆“立委”詢問時就表示,是否開放大陸自然人買臺股,“要看政策決定”。整整兩年過去了,如今島內相關部門的口風明顯鬆動下來。

  比起普通居民,大陸的機構投資者早就已經入島炒股了。2008年6月,為拯救“跌跌不休”的臺股,臺行政部門開始開放大陸資金間接購買臺股。當時的“金管會”負責人就聲稱,如果大陸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通過私募基金間接投資臺股,“金管會”會“樂觀其成”並且“一視同仁”地管理。2010年1月16日MOU(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生效後,QDII便可依規定在總額10%的限額內投資臺股,以當時大陸QDII規模3700億元新台幣計算,可投資臺股金額370億元。

  臺灣媒體報道,根據3月底島內業者所做的一項調查,臺灣逾五成受訪的投資者不看好股市表現。羅明才説,“行政院”雖有振興股市方案,但股市成交量仍然低迷,故而當局應該開放大陸散戶投資臺股,以“擴大股市動能”。

  兩岸市場“長期利多”

  陳文圖來自臺灣,目前在央視證券資訊頻道擔任特約投資培訓師。他也樂觀研判,臺當局將會開放大陸居民去買臺灣的股票,“這表示兩岸都非常關心投資平臺、投資市場的長期發展,這一點對整個證券發展體系都是長期利多,也讓整個投資的選擇更有多樣性,是一個很好的政策。”

  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楊毅表示,從最近一段時間來看,兩岸應全面推進金融領域的實質性合作,共同做大做強兩岸的金融業。

  備受業界關注的兩岸銀行監理合作平臺第三次會議,4月1日上午在臺北登場。從會議成果來看,臺灣將大幅放寬大陸銀行參股比重、取消大陸銀行在臺設置據點需要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條件等。在這樣的背景下,開放大陸居民投資臺股話題持續發酵,給人以想像空間。

  臺北股市4月3日開盤上漲35.94點。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