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追思抗戰英烈 緬懷抗戰精神

2014年09月04日 13:2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86歲的楊廣老人3日在家人陪同下參加於此間舉行的“抗戰勝利紀念日研討會”。回憶起日軍侵華的可恥暴行,他依然十分憤怒,而對新華社記者談及抗戰勝利的那一天時,老人説那份喜悅自己從未忘記。

  這一研討會由臺灣新中華兒女學會舉辦,會場內座無虛席,出席者中既有耄耋老者,也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會上,相關人士回顧了抗戰的歷史,並提出當前應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新黨主席郁慕明在研討會上表示,希望臺灣的年輕人站出來,呼籲當局正視、重視抗戰歷史。日本應汲取戰爭教訓,美國不應縱容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臺灣學者戚嘉林曾赴大陸造訪台兒莊、騰衝等地的抗戰歷史博物館。他認為,站在民族利益的高度、從時間長河裏回顧中國近現代史,8年抗戰尤為慘烈,是一場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國民黨軍隊、共産黨軍隊都浴血奮戰,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以血肉之軀抗擊日本侵略者。這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兩岸應共同緬懷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

  楊廣老人用濃重的四川鄉音對記者回憶説,他上初中時,日軍不時轟炸縣城,有一次派出9架飛機把整個縣城幾乎炸平。“現在想起來,我還會掉眼淚。”老人説完還唱起了當年的抗戰歌曲。他告訴記者,日本宣佈投降時,自己正在重慶部隊受訓,其後還領到了一筆“抗日戰爭勝利金”。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3日主持相關祭祀活動時,現場播放了當年中國遠征軍入緬進行對日作戰的紀錄片。

  參加活動的遠征軍將領孫立人之子孫天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父親講過,當年每一場戰役都很慘烈,幾乎是“仗打到哪,墓蓋到哪”。只有不忘過去奮勇捐軀的人民,才會有更光明的前途。遠征軍軍官劉放吾的兒子劉偉民則説,前輩先烈為了民族戰死他鄉,作為後代子孫,無論如何紀念、宣傳、歌頌都不為過。(記者陳鍵興 韓淼)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