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張志軍“望聞問切” 真實臺灣初體驗

2014年06月30日 09: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雄民眾在左營高鐵站內歡迎來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6月27日,高雄民眾在左營高鐵站內歡迎來訪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在臺灣新北市與數十位中小企業主對話

  6月26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右二)在臺灣新北市與數十位中小企業主對話。他坦誠交流的親和力受到歡迎、肯定。圖為張志軍受贈商家吉祥物,與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左二)、中小企業主合影留念。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攝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日前結束臺灣之行,這是近65年來大陸對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訪台。張志軍親歷臺灣,“望、聞、問、切”,看到、聽到、了解到、感知到一個“百聞不如一見”的真實臺灣。

  時間不長,日程緊湊,4天3夜裏,張志軍與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見面,就兩岸關係交換看法,同新北市、臺中市、高雄市3位市長會面,還和企業界、宗教界、村民、漁民、果農、學生等臺灣各界交流。

  張志軍此行被形容為包容之行、多元之行,走基層、重民意、釋善意。臺灣普通民眾能直接聽到大陸官員講對臺政策,並以此渠道直接反應問題,所以此行也被外界解讀為大陸對臺政策更加注重臺灣人的心理。

  

  望,即是看。

  赴臺前,張志軍對臺灣的認識多是來自書籍、朋友介紹和媒體報道。他説,國臺辦200多位同仁中,除了他,幾乎都到過臺灣,自言這對自己處理兩岸事務不是很有利。

  張志軍明白臺灣是多元社會,在很多問題上有許多不同聲音。他坦言希望能多與各界尤其基層民眾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想法、所思所盼,了解他們對發展兩岸關係的想法、建議,以便了解一個真實的臺灣。

  幾天來,張志軍走訪“三中一青”(臺灣中南部、中下階層、中小企業和青年群體),用眼睛近距離觀察臺灣,有了“圖”,有了“真相”,“望”見真切臺灣。

  張志軍與新北、高雄、臺中三市市長會面,了解市政建設、公共政策、民眾生活情況。他參觀中小企業生産線、了解托老中心狀況、感受當地少數民族風俗、深入“莫拉克”災區了解村民生活現狀……

  在與王郁琦茶敘時,張志軍介紹了參訪印象,用王郁琦的話説,“通過親身與臺灣基層互動,與不同職業、背景的民眾交換意見,張主任展現了希望了解臺灣情況的善意。”

  

  聞,即是聽。

  張志軍訪台前,一則評論稱此行是帶著耳朵的“傾聽之旅”,引發熱議。在臺期間,張志軍頻入基層,探訪孤寡老人、婦女兒童,與青年學子、中小企業者、農民、宗教界座談、交談,傾聽民眾多元呼聲。

  張志軍走訪烏來泰雅人,部落頭目表達期待有更多大陸游客來旅遊的訴求;與學者座談交流,聽取發展兩岸關係的意見建議;與學子座談,用心聆聽;與中小企業座談,企業代表們針對諸如社保、融資困難、土地糾紛等在陸投資所遇困難,一一説明。

  在臺中盲校,張志軍聆聽盲童演奏《桃花過渡》、《何日君再來》和《寶島曼波》,以另一種溫馨的互動傾聽臺灣風土人情。

  在每一個參訪行程中,張志軍都仔細聆聽,並不時作出回應,表示“在這裡聽到的意見,我都會帶回去”。

  赴臺前,輿論關切張志軍如何應對臺灣複雜多元的民情民聲。答案可以從張志軍返京講話中得知,他表示,“這次訪問過程中我們受到臺灣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同時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王郁琦在與張志軍茶敘後對媒體表示,這次張志軍能夠到臺灣來跟基層民眾互動,真實了解臺灣基層民眾的想法,同時在過程之中也會有不同意見的臺灣民眾利用不同方式向他表達意見,這展現了張志軍希望了解臺灣真實情況的善意。“就這一點來説,我們必須要給予肯定。”

  

  問,即詢問。

  回顧張志軍此行,一路奔波,帶著問題走訪基層。

  參訪敬老院時,張志軍套上志工服,幫老人們打飯,並與他們一起用餐,不斷關切詢問“家裏有幾個孩子啊?”、“他們常來看您嗎?”、“這裡離家遠嗎?”

  與大陸配偶交談時,張志軍聽出對方口音少了家鄉腔、多了臺灣味,問她“臺灣住得習不習慣”。

  走訪中小企業時,張志軍告訴在場兩岸媒體,他特別請出席的中小企業代表多介紹真實的情況、遇到的問題。

  在走訪烏來泰雅人時,張志軍非常關心當地旅遊業發展,詳細詢問烏來可以住宿多少人,並表示要推薦大陸人來旅遊。

  在高雄杉林區木瓜園區,艷陽高照,汗流浹背的張志軍詳細了解當地水果種植和果農生産、生活情況,做著兩岸農民收入的比較。對果農反映希望解決臺灣水果銷往大陸的通關與檢疫問題,他認真作答。

  

  切,即摸脈,了解兩岸關係動向和變化。

  “臺灣主流民意非常明顯地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格局和趨勢,也支援和歡迎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互動和參訪。因為多交流多溝通有利於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有利於解決好兩岸關係當前所面臨的一些難題。”

  這是結束訪台行程返京後,張志軍的一席話,簡短表述道出幾天行程最核心的總結。

  張志軍總結此行最深刻印象時認為,“儘管兩岸關係這一段時間來遇到一些問題,出現一些情況,但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是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所以大家也都表明瞭一個願望,就是兩岸攜手,一起繼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正如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所言,張志軍訪台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的“庶民元素”大為凸顯。今後大陸對臺政策以“兩岸一家親”為主軸的“親民風”將蔚成主流。(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