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邱毅:兩岸服貿協議利大於弊 臺當局應加強宣導

2013年09月09日 14: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華廣網報道,第9界海峽旅遊博覽會目前正在廈門舉行,應邀出席的的臺灣知名學者、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毅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臺灣絕對是利遠遠大於弊,臺灣島內對此有一些不同的聲音甚至誤解,主要是因為臺當局宣導不夠,還有就是民進黨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妖魔化了,未來臺當局應加強宣導,讓民眾有更多正確的了解和認知。

    海峽兩岸兩會領導人第九次會談今年6月21日在上海舉行,雙方由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該協議是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協商所簽協議之一。

    邱毅表示,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大陸給臺灣很多的讓利。在該協議中,臺灣開放64項,大陸開放80項,臺灣開放的64項基本都低於WTO規定的標準,即使沒有《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臺灣的這64項也必須依照WTO規定的標準開放給大陸。與此同時,大陸開放的80項比WTO規定的標準更高、更寬鬆。

    另外,邱毅指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臺商進軍大陸市場和臺灣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現在很多臺商發現在臺灣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小,他們想到大陸來發展,非常需要大陸在政策上鬆綁,給WTO待遇甚至更好的待遇,否則臺灣是不可能競爭過日本、韓國和東盟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如果不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會讓臺灣在區域經濟發展中逐漸邊緣化。

    邱毅表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臺灣絕對是利遠遠大於弊,對臺灣産業造成的衝擊真的非常有限;另外,即使沒有《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臺灣也必須順應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更加開放。之所以臺灣民眾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主要是因為臺當局宣導不夠,造成了一些誤解,甚至一些反彈,還有就是民進黨等勢力基於自己的政治考量把《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給妖魔化了,宣揚所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實施後,會給臺灣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引起臺灣大量的的失業”等一些騙人的言論,這些言論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邱毅強調,臺灣經濟是小型開放經濟,未來的出路就是開放、鬆綁,臺灣本來就該對大陸開放這些産業的,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內容來看,臺灣開放的程度並不高,對臺灣來説,已經有了産業調試的保護效果。比如曾經被民進黨鼓吹的“臺灣洗頭小妹會失業啦”等妖言,其真實的情況是大陸來的人員只是老闆和管理者,他們仍然要通過臺灣本地的美容美發的技師為客人服務!很多臺灣民眾會去找自己熟悉的美容美發師,所以對臺灣本地的美容美發師有一定的保護效果!

    臺灣海基會副秘書長馬紹章也指出,《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有自然人移動條款,造成島內是否開放大陸人員赴臺就業的疑慮,但事實上,除了來臺陸資所必要的投資人及高階管理人員外,當局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臺,開放陸資不僅不會衝擊島內就業市場,反而會因陸資雇用臺灣人,增加就業機會。

    據了解,臺當局曾經在《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生爭議的時候,辦了18場公聽會,邱毅表示,如果能在爭議之前當局就辦這18場公聽會,就不會有一些誤解了。謠言為什麼滋生,謊言為什麼大家信,就是因為沒有人把真相好好告訴民眾,所以才造成了今天這樣一個是非曲直不分的尷尬局面。未來臺當局應加強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宣導,讓民眾有更多正確的了解和認知。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邰蹈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