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因少子化啟動年金改革 避免勞保年金繳少領多

2013年09月08日 11: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少子化影響臺灣勞保年金財務,為避免年金繳少領多,造成世代給付不均,臺當局預知人口結構改變未來勢必面臨危機,啟動年金改革,盼讓少子化衝擊降到最低。

  勞工保險屬於社會保險性質,考慮大多數勞工利益及經濟能力,透過強制加保,由臺當局、僱主、勞工共同分擔保費責任,來確保勞工平日負擔較低費用,而在遭逢事故仍可獲得基本的生活照顧。

  臺當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去年精算,因少子化、老年化,勞保基金將會因付保費少、領保費多,到了2018年開始吃老本。勞保年金破産危機傳出後,進而引發恐慌造成擠兌現象。

  事實上,勞保財務過去曾發生過2次危機。勞保局總經理羅五湖説明,1994年全民健保準備“立法”時,當時還有傷病醫療給付的勞保,就已有入不敷出問題。健保上路後,勞保不用再負擔疾病給付,財務壓力才稍微解除,逐年累積財務。

  直到2008年修勞保老年給付辦法時,民眾在年金與勞保年金一次領的選擇上,因各種傳聞造成擠兌潮。加上勞保增加年金選項,有學者憂心基金收支平衡恐惡化,還好在勞保年金上路後,民眾多選擇年金制度,使得勞保財務得以穩健成長。

  雖説勞保年金制度堪稱完善,除費率逐年提升,也有增額年金設計,在此前提如今卻仍傳出破産危機。羅五湖分析,關鍵就是受到制度難以掌控的人口結構影響。

  羅五湖表示,臺灣當年嬰兒潮世代者如今正進入退休年齡,平均每年約有40萬人符合請領資格,再加上少子化影響平均每年出生率僅20萬人,不健全的財務流量使勞保年金危機再度出現。

  高齡化社會讓勞保年金面臨領者眾繳者寡的難題,威脅財務,促成勞保年金改革。據勞工保險局統計,47年後的臺灣,每10個人就要扶養7.8個老人。這次年金改革目的,是共同分擔大家扶養的重擔,漸進式微調保費和給付,避免債留子孫。

  外界質疑,基金投資收益不彰,臺“勞委會”精算立基點錯將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混為一談,才是勞保財務困窘與不當改革的主因。但臺當局強調,勞健保分隸至今,4000多億新台幣規模的成長,有一半是來自運用收益,基金操作績效還算良好。

  羅五湖説,如今老齡化加上少子化導致的世代收支不平衡,問題就很大,是很實際的勞保年金危機,臺灣人口結構造成勞保財務危機更是首度出現的情況,適度同步調整現行給付水準及保險費率,有其必要。(台灣網 周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