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觀察:蘇貞昌“清黨” 手握雙刃劍

2013年09月05日 10:3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改革“人頭黨員”沉痾,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日前宣佈,將啟動“黨籍資料總檢查”,對現有28萬黨員的身份資料做一次徹底的清查整理。

  民進黨此次搞“清黨”,源頭還是在今年4月爆發的“黑道入黨”事件,因為柯建銘的難看吃相,不僅重挫民進黨形象,也讓對連任黨主席勢在必得的蘇貞昌,在黨內落得個腹背受敵的窘境。

  為了確保明年的黨主席選舉不出意外,也為了拉抬“七合一”選舉的整體氣勢,蘇貞昌使出了主動出擊的招數,乾脆借清理“人頭黨員”的名義,來一次戰前總動員。

  可是,作為民進黨創黨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人頭黨員問題,通過走走過場的“黨籍資料總檢查”,真的就可以徹底解決嗎?

  民進黨“人頭黨員”氾濫,原因非常複雜,其最根本的一點,還是黨員投票在黨內提名機制中佔有重要位置,因此,黨內有意競選黨職、公職的實力人物,往往通過購買“人頭黨員”的方式,為自己謀取政治利益。

  為了根除“人頭黨員”的痼疾,民進黨內曾經提出過很多的改革建議。譬如,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曾大力鼓勵民眾入黨,青壯派代表人物羅文嘉則主張降低“黨費”,以此來達到稀釋“人頭黨員”的目的;2006年,民進黨還通過了“禁止代繳黨費”、“黨戶籍合一”兩項決議,宣稱要痛砍“人頭黨員”,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2007年民意代表黨內提名初選時,“人頭黨員”問題卻比以前更為猖獗。

  還是到了蔡英文執掌民進黨期間,在黨內推動公職初選以“全民調”取代“黨員投票”,被視為對“人頭黨員”的嚴厲打擊;不過,蘇貞昌接任黨主席後,立刻表示支援恢復“黨員投票”,又讓“人頭黨員”得到空間、死灰複燃。一直到了今年5月,在“黑道入黨”事件的影響之下,民進黨全代會投票決議,民進黨公職提名仍維持全民調方式,藉此,“人頭黨員”遭受再一次打壓。另外,迫於壓力的蘇貞昌也對外宣佈了多項處理“人頭黨員”的措施,包括入黨由“形式審查”改為“實質審查”;進行黨籍總清查;將黨員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資格要求由入黨滿1年改成2年等。

  蘇貞昌清理“人頭黨員”,應該説是一把雙刃劍。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展現自己的領導魄力,贏得改革者的好名聲,在基層黨員中間樹立形象,對明年的黨主席連任形成利多;但如果拿捏不到位,不僅“人頭黨員”痼疾依舊,還會得罪一大批的“人頭大戶”,對未來的蘇蔡之爭産生此消彼長的不利影響。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朱煉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