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分析稱馬英九一月三提“習馬會”顯示期待

2013年08月21日 16: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郭正亮認為,對馬來説,“習馬會”如要爭取更多臺灣人民支援,就必須先爭取到更多國際參與空間。

  大陸《海峽導報》特約評報員、臺灣《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21日撰文,原題《“習馬會”如何創造條件?》,全文摘編如下:

  近日,馬英九在“出訪”中美洲途中受訪,再度拋出不排除“習馬會”,大陸媒體報道這是馬英九近一個月內第三次提到“習馬會”,顯示馬英九對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期待。

  馬英九是在“83白衫軍”抗議之後“出訪”,當時“立法院”還因為“核四公投”爭議,遭到在野黨佔領主席臺。9月中旬開議後,又要面對兩岸服貿協議表決,接二連三的衝擊,已經使馬英九民調跌到歷史低點。“內政”本來就不是馬英九強項,也難怪馬英九想在更高層次的兩岸和“外交”議題上得分。儘管馬英九三度提到“習馬會”,但他也深知具有極高難度,因此他同時表示“這要創造一些條件,沒辦法很快”、“如果能得到人民支援,在不損害‘國家’尊嚴和立場下,也不要完全排除”。

  “習馬會”最可能的場合,一般認為是明年在中國大陸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領袖會議,對兩岸都是空前挑戰。馬英九希望爭取更體面的參與身份,大陸不希望因此破壞“一中框架”,如果沒有高度的兩岸互信,根本難以成局。

  正因如此,兩岸如何協商臺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問題,就被視為“習馬會”能否成局的先行指標。9月24日,國際民航組織即將舉行年會,臺灣需要中國大陸和美國聯手支援,才可能取得五分之四會員同意,成為觀察員。

  問題是,馬“政府”先在7月爭取美國表達支援,卻使中國大陸外交部頗為不快,認為此舉形同“外力介入”。為了爭取大陸支援,吳伯雄在8月24日即將舉行的國共論壇,很可能銜馬英九之命尋求大陸諒解,吳伯雄如何將臺灣參與國際民航組織的主張,與6月“習吳會”所提出的“一中架構”做出銜接,必將成為兩岸關注焦點。

  但對馬“政府”來説,“習馬會”如要爭取更多臺灣人民支援,就必須先爭取到更多國際參與空間。臺灣在大陸支援參與世衛大會之後,能否進一步得到大陸力挺,參與今年9月24日國際民航組織年會,將是“習馬會”能否“創造條件”的關鍵。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