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監察院”不如關門的好?(臺島夜話)

2013年08月19日 08:4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監察院長”王建煊説:“‘監察院’若不能伸張正義,不如關門。”王建煊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他身在“監察院”,很知道“監察院”的狀況,自己又無力改革,只能把問題丟出來,讓大家好好地談。

  一般認為王“院長”説這話的近因是“監察院”彈劾基隆市長張通榮案未能通過,因而發出憤慨之語,也可能是他“愛之深責之切”,雖不滿意,只能拍拍蒼蠅,無力打老虎,有時候連個蒼蠅也打不到,沮喪之餘就口無遮攔地講出這句“自廢武功”的話來,吹皺一池春水。

  “監院關門説”引發了社會上的議論紛紛。王建煊素有“小鋼炮”的綽號,率直敢言,為官清正,獲得社會上的一致好評,有人稱他為“王聖人”。他既然出山接掌“監察院”,當然有一番抱負,希望在任期內有所貢獻。然而“監察院”是一個頗為奇特的機構,每位“監委”都在獨立辦案,所調查的案件,“院長”無權干涉。王建煊5年多來深有無力感。前任“監察院長”錢復,也有類似的無力感,感嘆地説自己一生擔任過七個公家機構的首長,在“監察院長”時期的成就感最低。

  誠實來講,今天在臺灣任何一個地方做問卷調查:“監察院”究竟是做什麼的?保證有一大半受訪者答不出來。它是一個很特殊奇怪的機構,全世界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它負責彈劾、糾正有行為不法的公務員。但是“監院”沒有司法調查權、審判權,不能將受到彈劾的公務員訴諸以司法制裁。“監院”的調查結果,可以提供給司法單位做參考。被彈劾的公務員,在考核升遷等方面,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人説“監察院”是一頭無牙老虎。

  臺灣有獨立的司法體系,公務員與其他老百姓一樣,自然要受到一般司法條例的管制,另外還設立了“廉政署”,專門查辦官員的貪腐等。那麼“監察院”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或許王“聖人”説得對,“監察院”不如關門的好!改革就是要大破大立。(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