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新華澳報:民進黨不棄臺獨牌再檢討也無濟於事

2013年07月31日 14: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澳門《新華澳報》31日刊發評論文章《不放棄臺獨神主牌再檢討也將無濟於事》,文章説,民進黨有一道跨不過的“坎”,那就是不管如何調整政策,只要未有拋棄“臺獨”這具“神主牌”,不要説是臺灣民眾“不收貨”,就是美國人也仍將會難以釋疑。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遊盈隆正式宣佈,民進黨將在8月23日起一連4周舉辦“民進黨八年執政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針對民進黨8年期間政策議題舉辦19場次研討會。據説,此舉是為了不讓陳水扁因素成為國民黨選舉操作標的。遊盈隆強調,民進黨“執政”絕不是失落的8年,透過研討會將8年的成效透過有系統的整理,公諸於世。至於是否討論陳水扁的功過,遊盈隆説,研討會處理的是8年“執政”的成果,不處理個人的功過。

  其實,除民進黨中央以外的“外界”第一個得悉此項計劃的,很有可能是美國國務院對華政策幕僚及相關智庫人員。因為6月中蘇貞昌在訪美期間,就已向他們透露了此項計劃,後來蘇貞昌也曾有所透露。因此,此項計劃固然有要將民進黨8年的政績與馬英九5年的“無能”“別苗頭”(注,競爭)之意,為的是要告訴廣大選民,民進黨倘能“執政”必定能優於國民黨,但更不排除其動機也是要向美國人宣佈,民進黨將會探討陳水扁8年的政策,倘能再次上臺,不會再做“麻煩製造者”,以圖在“大選”中及隨後的執政過程中,獲得美國的支援。

  平情而論,在對內倡導方面,除了兩岸關係的部份之外,民進黨8年,並非一無是處,沒有政績可談。至少有幾項大工程,是使得不少臺灣民眾受益的。

  在經濟領域,還在陳水扁當家之時,就有不少民眾對陳水扁治下的經濟狀況,尤其是失業率之高,樓價之貴,薪酬之低等頗為失望不滿。這也正是馬英九于2008年競選時,開出各種誘人的經濟支票,能夠吸引選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民進黨希望能以此曾經的政績來打動人心,恐怕是底氣並不足。因為民進黨8年的弊端更多,其“亂作為”比起馬英九的“無作為”,對社會的危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現在的許多政績“爛尾工程”,就是由當時埋下的根苗所發酵。現在馬英九隻不過是償還陳水扁留下的“債務”,在一定程度上對馬英九並不公平。

  就説是人們頗有怨言的金融改革和稅務改革議題,馬推出的證所稅如何再爛,也只是殃及股票市場的大戶而已,對小戶尤其是不炒股的絕大多數民眾無涉。而且,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馬英九本人及其執政團隊的任何人,包括熱衷推出該項改革計劃併為此而代罪下臺的前“財政部長”劉憶如,都沒有將一毛錢收進自己的口袋。

  然而,陳水扁所推動的“二次金改”,不但是傷害金融體系,而且更離譜的是,陳水扁及其家人都借機上下其手,並向金主索取政治獻金,從而爆發出一宗又一宗的大案,幾乎把陳水扁全家都拖了進去,以至是顛覆了民進黨政權。

  當然,陳水扁的那8年與馬英九5年相比,差別最大的,恐怕就是兩岸關係。本來,如果陳水扁能夠兌現其在520演講中所承諾的“四不一沒有”,日子可能還會過得好一些。但是,陳水扁卻抵受不了“獨派”的壓力,或許也加上對北京的“聽其言,觀其行”政策的失望,結果“自毀承諾”,從拋出“一邊一國論”、“防禦性公投”,到推動“廢統”、“入聯公投”等,攪得臺灣海峽上空“周天寒徹”,幾乎陷入戰爭邊緣,臺灣居民處於極度的焦慮不安之中。

  而馬英九這5年,由於承認“九二共識”,不但是海晏河清,是60多年來最和平的日子,而且簽署了19項協議,達成兩項共識,創造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天地。如果民進黨要檢討8年的成敗得失,就不能不正視這一點,並得出正確的結論。否則,單是這一點,就足令民進黨難以再次上臺。難道多數選民願意親手選出一個可能會把自己拖到戰爭炮火的“政權”乎?

  不過,平情地説,民進黨在兩岸關係領域上,並非沒有做過一些好事。比如,蔡英文在主導修正《兩岸關係條例》時,始終不敢動其第一句“國家統一前”。而就在這次修改《兩岸關係條文》中,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刪除或調整了一些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條文內容。此後,就是根據這些新修條文內容,先後實現了“小三通”和“兩岸包機直航”。

  又如,在陳水扁已經提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之後,時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和“副院長”的蔡英文,利用召開“經續會”的機會,頂住“臺聯黨”的挑戰,修正了這一政策,開放了若干項目,包括對臺商赴陸投資的4成資金限制,及18吋晶圓到大陸設廠等。

  然而,即使如此,民進黨還有一道跨不過的“坎”,那就是不管如何調整政策,只要未有拋棄“臺獨”這具“神主牌”,並仍然以《臺灣前途決議文》為圭梟,不要説是臺灣民眾“不收貨”,就是美國人也仍將會難以釋疑。既然連承諾“四不一沒有”的陳水扁,都會變成“麻煩製造者”了;那麼,不願承認連美國人也推崇的“九二共識”的蘇貞昌或蔡英文,又焉知是否會在掌權後,因為仍然固守“臺獨神主牌”,而讓臺灣海峽重新成為“火藥桶”?

  因此,民進黨倘能真心衷誠地作出深刻的檢討及總結,並以“去其糟粕,存其精華”的態度,調整自己的政策的話,或許還將會使得部份民眾重燃希望。不過,遊盈隆昨日在回答媒體有關此系列研討會是否涉及陳水扁的功過的詢問時,卻是聲稱研討會處理的是民進黨8年的成果,不處理個人功過。這恐怕並非是實事求是的態度,而且也無助於民進黨的檢討反省。

  實際上,民進黨之所以能夠“執政”8年,就全靠陳水扁;而民進黨後來之所以迅速流失“執政”的正當性,並導致“政權”得而復失,也是因為陳水扁。正所謂“成也阿扁,敗也阿扁”,“扁能載舟,也能覆舟”,那8年與陳水扁是不能分割的,既要檢討那8年,又要對陳水扁避而不談,就將恐怕是無的放矢,徒勞無功。(富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