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美國世界日報:馬英九“接班梯隊”已經浮現

2013年07月22日 16:04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中文媒體《世界日報》31日社論,原題《馬英九接班梯隊浮現》,全文摘編如下:

  臺北最近傳出訊息説,現任臺“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將回復國民黨黨籍。媒體相關報道均集中于江宜樺可能是下屆臺北市長選舉,馬英九的口袋人選。但就後馬英九時代的觀點切入,這應是馬英九試探拋出接班梯隊的先聲,江宜樺只是其中之一。

  江宜樺以非黨員身份出任“內政部長”,再轉任“行政院副院長”。這當然是馬英九的不次提拔,或謂江宜樺能獲得馬英九欣賞,和馬英九的出身和學經歷相稱,風格也接近。這也可解釋馬英九何以會選上已失聯的黨員。

  江宜樺所以會回復黨籍,當然不僅止于選舉考慮,執政黨重用非黨員擔任高層領導,不論就政黨政治或最基本的用人原則,都是反常的現象。所以會用非黨員例如邀請前“臺聯”黨“立委”出任“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多少具有妥協意味,意在讓綠營反對者放心。

  重用江宜樺很難以妥協或讓那些人放心來解釋,或許學者從政,就馬英九的執政團隊多教授和博士言,這或許更合理些。然而學者從政能否貫徹執政理念或有無執行力乃至具有親和力更重要。相信江宜樺經過這些年的考驗,至少馬英九是滿意的,又不僅僅是對著鏡子找人。

  在江宜樺之前有朱立倫以“行政院副院長”之尊競選新北市市長。循例,江宜樺確有可能接替郝龍斌成為國民黨提名的下屆臺北市長候選人,但江宜樺如何在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這就未必是馬英九所能掌控,況且還有失敗的前例,就算爭取到提名的機會成為候選人也未必選得上。

  單就國民黨可能投入臺北市長提名競爭的人選就有好幾位。有現任“立委”和市議員,諸如丁守中、蔡正元和楊實秋等人都躍躍欲試。超強棒則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連勝文。此外,連勝文是國民黨中極少數,為輔選而身受重傷和死神擦身而過者(另一位是臺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

  但可以預言,江宜樺若要從政且更上層樓,參選是必要的洗禮。選擇臺北市非僅就近,以選民結構言,也較能接受學者從政型的參選人,至少不必那般草根,或投入人際關係送往迎來。

  但如何在黨內超越連勝文或其他有意參選者,這是江宜樺的難題,也是馬英九的難題。馬英九應該很清楚,國民黨內提名已非黨主席所能全盤掌控,提前把江宜樺推上臺面,事前必有計較。除開臺北市長外,相信馬英九更在意的是接班梯隊如何成軍,而且還要能上場一搏。規劃2014年的選舉,正是接班梯隊能否成軍並接受考驗的開始。

  放眼國民黨內,能進入馬英九接班梯隊者並不多,首先可以排除連戰、吳伯雄或王金平以及派系成員;“五都”當中屬於藍營的“三都”市長,除了朱立倫,不論是胡志強和郝龍斌,就近期以來和馬英九的公開互動觀察,和馬英九都保持了相當距離。原本被看好的林益世涉入貪污案,往後只會是馬英九的負擔,包括可能拖累吳敦義。據此,馬英九想要順利組成接班梯隊並不簡單。

  不論江宜樺屆時能否參選臺北市長,跳出臺北市長或2014“五都”選舉思維,馬英九在卸任前如何組成一隻接班梯隊,其實已迫在眉睫。原因無他,馬英九隨著卸任日期的逼近,必然愈見跛鴨,這未必和民調支援度相關,而是政治現實和權力結構使然。

  對此,馬英九豈能沒有警覺,而且可以嗅出,郝龍斌和連勝文結盟的機率甚大,甚至胡志強都有加盟的可能。吳伯雄和王金平也各有班底,或許他們都不如馬英九具有現實條件,資源相對不足,但足以一搏。

  目前看得到的接班人選有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緊接著就是江宜樺,相信馬英九不可能只有這三位人選,但這三位確實已經浮現,黨內外各式各樣的考驗和檢驗相信也會隨之而來。如果説江宜樺回復黨籍還有其他可能,那就是用江宜樺引出反對者現形,但願馬英九沒有這種想法最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