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富權:賴清德是民進黨未來“天王” 目前仍在韜光養晦

2013年07月17日 10:01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賴清德

  據臺海網報道,臺海知名評論員富權16日在澳門新華澳報撰文《賴清德是未來天王惟目前仍在韜光養晦》,文章説,人們普遍認為將可能代表民進黨出戰“2016”的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等人,其實頗為不符合民進黨“曾輸選過者不應再選”的傳統慣例,因此此三人在出戰“2016”時倘是再次落敗,就應當真正退出政壇,讓民進黨爭奪大位者由中生代接棒再戰,而在民進黨內,目前階段能夠被捧出臺面的“新天王”,恐怕就是賴清德了。文章詳論如下:

  儘管在人們的認知中,均認為代表民進黨出戰“2016”的,將不外是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等人,但這個認知頗為不符合民進黨“曾輸選過者不應再選”的傳統慣例。因為畢竟謝長廷、蔡英文都曾先後於2008年和2012年代表過民進黨出戰過“總統”大選並以落敗告終,而且其中謝長廷還曾在1996年第一次民選“總統”中以“副總統”候選人參選而告落敗;而蘇貞昌則曾在2008年以“副總統”參選人落敗。而按民進黨的傳統慣例,黨主席操盤選戰敗選還須引咎請辭以謝罪,哪還有上陣者折戈再戰的道理?這與陳水扁于1998年施政滿意度超過八成爭取連任臺北市長卻輸給了馬英九,2000年在全黨都不服氣之下擁戴他再戰“總統”的情況不同。因此,倘若此三人在出戰“2016”時倘是再次落敗,在“認命”的同時,就應當果真退出政壇,讓民進黨爭奪大位者告別“老面孔”,由中生代接棒再戰。

  而在民進黨內,除了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等“天王”之外,在目前階段能夠被捧出臺面的“新天王”,恐怕就是賴清德了。這不但是因為他的從政資歷較老,從1999年起一連當選四屆“立委”,並曾擔任過民進黨黨團幹事長;年齡相當(1959年10月出生,54歲);而且還是目前民進黨人擔任公職中,除因年齡、身體等因素已無“更上層樓”前景的高雄市長陳菊之外,職務最高的,是作為“直轄市”的臺南市的市長,並因此而每週出席“行政院會”,參與“中央政府”決策。尤其是臺南市是泛綠大本營,陳水扁家鄉,掌握了較多的政治資源。而且,多次縣市長政績評鑒,賴清德都是施政滿意度最高,被譽為“五星級市長”,因而被認為是最有政治潛質及前景之人,被黨內多數人視為代表民進黨出戰“2012”的不二人選,還有不少黨員認為他應是民進黨主席的最佳人選。 

  但奇怪的是,並不反對而且還積極鼓吹兩岸交流的賴清德,為何在民進黨內一片探索民共交流的爭論中,卻沒有任何表現?就正在此時,昨日上午臺南市政府發佈新聞稿説明,臺南市長賴清德已經取得香港簽發證件,確定搭乘7月18日臺南─香港首航班機,率隊前往香港進行城市行銷,預計在香港當地舉辦“臺南美食及名品展”、“臺南觀光、農特産、醫療産業推介會”,及“臺南芒果促銷活動”三場展售活動,除了把臺南城市文化特色介紹給當地認識,也會宣傳兩地直航的好消息,盼透過直航,促進雙方城市交流。市府新聞稿還表示,港澳地區遊客成長幅度高,每年約有一百多萬遊客到臺灣遊玩,並以自由行居多。市府積極開發觀光旅遊、美食小吃、農特産、醫療美容等自由行路線,方便背包客來臺南深度旅遊,並與兩地旅行業者合作開拓臺南在地旅遊路線,活絡兩地旅遊産業。

  賴清德終於將要踏上“中國”的土地了(在民進黨人的認知中,香港和澳門都被納入“中國”的範疇內),但其形式內容卻只是“城市行銷”,而不是民共交流,而且所踏足的也只是香港特區,而不是大陸。但有消息説,賴清德在香港活動的期間,將會與代表北京的人士(可能是香港中聯辦的高級官員)會面。

  賴清德目前如此低調,顯然是要韜光韜光養晦,避免“見光死”,尤其是要避免與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等三位“天王”相爭,提前折損。因此,他老是強調要做好臺南市長,並將會拼連任,以回報臺南郷親。不過,他將不排除會參選民進黨主席。畢竟,按《民主進步黨黨章》規定,民進黨主席為兩年一任,任期較短,更換頻繁,因而容易爭取上位,而且還可以兼任行政職務。在到2018年他的第二任臺南市長任期結束,不可以爭取連任再選,而現在的“天王”的民進黨主席職位也因為受任期限制不能再再選時,他就是爭取當選黨主席,並追求2020年“總統”的時候了。且屆時他只有六十歲,正好是時候,而且也比“2016”時蘇貞昌的69歲,及謝長廷的70歲還要年輕得多,只是與“2016”時60歲有蔡英文年齡相若而已。

  賴清德是醫師出身,這與臺灣地區偏綠的醫師大多有“臺獨”意識一樣,賴清德也曾有過“臺獨”意識。但與受過皇民教育的年長醫師不同,由於他較為年青,“獨”性不強。他也是“新潮流係”的悍將,因而與“新潮流係”的認知軌跡一樣,走過了從抗拒兩岸交流到積極支援兩岸交流的路程,還提出了“兩岸産業由互補走向替代”的觀點。並身體力行,除臺南機場與大陸通航之外,也積極支援臺南安平港與廈門港直航。在臺菲漁船衝突事件中,臺南市率先取消與菲律賓城市的交流。賴清德在臺南市議會接受議員質詢時表示,他本人將會選擇適當時機訪問中國大陸,只要對市民有益的事情,他都願意去做,屆時也請議員幫忙。他還再度宣示,臺南市是友善的都市,也是最適合觀光的都市,他保證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臺南的安全。此外,當“獨派”色彩濃厚的民進黨籍臺南市議員李文正在市政總質詢,要求將全市校園內的蔣介石銅像全部移除時,賴清德答詢説,民主社會應該避免政治崇拜,但解決需要時間,並應兼顧各方的看法,不能由市長下命令就立刻執行。

  賴清德在出任“立委”的十二年間,問政風格以“理性”著稱,務實、專業,因此不論是擔任民進黨黨團幹事長代表黨團發言,或是上電視扣應節目為執政黨辯護,都能條理分明地分析個中是非對錯,與許多黨內同仁動輒扣帽子,或以粗暴的標題式言論爭取曝光率的作風,大異其趣。而且他的專業表現突出,在“立法院”質詢和問政以醫療專業問政著稱,提出和支援過《緊急醫療救護法》、《藥害救濟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等多項醫療法案;圍繞健保制度提出並支援成立抒困基金、降低健保費率、降低眷口數等照顧弱勢的健保改革措施。而且,賴清德的個人形象也較為健康,除了不抽煙、不喝酒之外,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家庭新聞少。作為從政人物,考慮到臺灣政治文化的複雜性,考慮到政治人物自己的恩恩怨怨極易衝擊家庭,賴無論是在街頭抗爭,還是競選,都很少讓家人拋頭露面,故而媒體上難以找到關於他的家庭消息;二是關於他的花邊新聞也不多,尤其是涉及酒色暴力黑賭低級的負面宣傳難找。

  賴清德可能令大陸戒心的,是他曾積極支援“法輪功”,並曾任向聯合國投訴團臺灣總團團長,並在臺灣地區主持“民主火炬”活動。但在形勢發展之下,一向主張“看大節”的北京,並未將之視為阻礙進行交流的主要因素。何況,國臺辦也曾表達過歡迎賴清德以臺南市長身份訪問大陸。

  前一段時間,有傳説是蔡英文倘贏得黨內“總統”初選,將會找賴清德搭檔。這被視為無論蔡英文是否競選成功,賴清德都將是民進黨下一波接棒人的跡象。因此,北京及早邀請賴清德訪問大陸,有利於未來對臺政策的佈局發展。        

臺灣頻道 臺灣政局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