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郁慕明:和平是基礎 發展是過程 統一是目的(下)

2013年06月20日 08:5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郁慕明(右)接受本報記者徐錦庚獨家專訪。高啟民攝

  關於兩岸關係:“維持現狀是對下一代不負責任”

  徐錦庚:《聯合早報》5月24日發表了石之瑜的一篇文章《為何臺灣的統與獨都失去希望?》。看了這篇文章,許多人對馬英九及其當局很失望,對臺灣邁向統一的前景也很擔憂。請問您是如何評判當前臺灣統獨之爭的?據您分析,目前的兩岸關係是處在哪一個階段上?目前臺灣民眾中,希望“獨立”、希望統一、希望維持現狀的比例是怎樣的?

  郁慕明:石之瑜教授在臺灣算是非常有想法、非常理性的,而且常常一語道破很多事情,他所提到的對於“統”跟“獨”,現在好像都被擠到兩邊去。他對於“獨”分析得很對,因為“獨”幾乎沒有出路,根本不可能推動,陳水扁、李登輝要是能做的話,怎麼不做?所以肯定不能獨的。但是對“統”的擔憂,是不一定的。因為在“統”的變數裏,大陸處於一個關鍵的地位。對“獨”而言,日本不可能出面幫你“獨”,美國也不敢宣佈你可以“獨”。可是,大陸對“統”立場堅定。問題是如何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結合臺灣的“不獨”力量,完成和平統一大業!

  持平來説,兩岸的統一大業應是對等的,固然實力有大小,但是立場一致,尊嚴相當。就憲法層面,兩岸主張的領土主權是重疊的;在國際的代表權方面,則是有先有後,充分證明兩岸本是一個中國。過去彼此軍事對峙,經過這些年來,兩岸都體會到和平的重要性,應該吸取對方的優點,共同致力於中華民族的復興。

  不過馬英九第二任似乎愈發偏向維持現狀,那就是不負責任,安於現狀。可是現狀是不斷在改變的,無法永遠維持的。當大陸的現狀不斷在改變,越改變的時候臺灣原來的籌碼就越少。

  新黨追求的統一是,當彼此還能被對方接納或者是尊重時,對等地謀求“合統”是有尊嚴的。若是安於現狀,只能混過一時,但把問題留給下一代,讓下一代去承受苦果,就是不負責任,新黨必須説真話!

  徐錦庚:去年大陸新版護照把日月潭、清水斷崖等景點印在內頁,引起臺灣內部反彈。而您表示,這是一種長期以來“寧認美日做幹爸,不願中國當兄弟”的恐共心態。您還批評李登輝,口口聲聲説要愛臺灣,但釣魚島明明是宜蘭的,碰到日本人時,竟要低著頭説釣魚島是日本的。您還説,類似的情況就像臺灣的許多政客,總是期待人家來保護臺灣,“看到美日就矮了一截”。

  我注意到,在很多場合、時機,您從不掩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怕綠營説您賣臺。您是臺灣政黨領袖中,第一個在公開場合主張兩岸必須和平統一的人,高呼“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曾明言“大陸和臺灣都是中國領土”。這種愛國情懷,贏得了大陸民眾的廣泛讚譽和充分尊重。

  請問,您這樣放膽直言,有沒有顧慮?在選舉至上的臺灣政壇,您的言行是不是影響了您的選票?贊同、支援您的人多不多?會不會有“曲高和寡”之感?

  郁慕明:這個不是怕不怕的問題,我沒有賣臺,有何可懼?大陸把日月潭、清水斷崖印在護照裏,又怎麼樣?過去我們把黃河、長江印在教科書裏面,人家也沒罵你,人家也沒説你剽竊。你自己説大陸是固有疆域,人家把它印在護照裏,這是幫我們做宣傳。印在上面並沒有羞辱到你,也沒有矮了一截。你去向美日認幹爸,才是矮了一截。

  影響選票不要緊,就算我沒有被選上什麼,可是我的聲音在。毛澤東講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只要不滅,永遠有機會。等到自己沒有信心了,自己瓦解了,都沒有聲音,那當然就沒有機會了!新黨將自己比作北極星,寧做一顆高高挂在天空上的北極星,雖然孤獨,但是指引方向。

  徐錦庚:聽説您現在不只自己經常參訪大陸,最近也多次組織臺灣的年輕學子參訪大陸,請您談談有關組織這些活動的想法和做法,目前有沒有什麼具體的成果?

  郁慕明:去年,我們結合了120名年輕人,分成三線四個團到大陸,我帶領著他們走了北線、中線和南線。北線是滿清崛起的路線,從北京到承德避暑山莊、赤峰、內蒙古高原,再到錦州看遼沈戰役紀念館,到瀋陽“九一八”紀念館、瀋陽故宮、大帥府,那就是滿清興起、紫氣東來的路線。騎在馬上,遠眺一望無際、廣大遼闊的錦繡山河,這些來自臺灣的青年朋友都感覺非常震撼。中線是從西安到延安,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延安是看共産黨的崛起,當時毛主席他們都住在窯洞裏,這條沿線是中華歷史和中國共産黨崛起的路線。南線是從南京、杭州、寧波、上海到參觀臺商的工廠,是體會國民黨當年的歷史跟改革開放以後兩岸經濟合作的路線。

  這些年輕人回臺灣後,都寫了心得感想,我們集結編了一本《中華兒女策馬中原——2012文史體驗營記實》。今年我們還要組織90個年輕人,走北線、南線和西南線,我帶隊走西南線。西南線是從昆明到騰衝,這是抗日遠征軍的路線,那裏當年還死了很多將士,那裏還有紀念碑、軍人墓。我們要讓臺灣的年輕人了解中國的歷史,認識自己民族的根源。

  徐錦庚:據報道,李登輝5月31日下午在其新書發表會上稱,有人喊“中華民族”,但民族主義的時代已過去,現在的臺灣是由2300萬人所組成的新時代,“臺灣歷史不是5000年,而是400年”。他在剛出版的新書中聲稱,臺灣最大的悲哀就是“國不成國”,到今天為止都自稱為“中華民國”,是否可以改稱為“臺灣”?他認為應修“憲”,讓“憲法”和“臺灣化”的現況不再剝離。您是怎麼評價李登輝觀點的?

  郁慕明:所謂“國不成國”是我們該講的,不是他講的,因為是他把“中華民國”弄成國不成國。他現在説要修憲改成“臺灣”,為什麼當年他做領導人的時候不改?他這是禍國殃民。現在這把年紀,還在那裏胡言亂語。他説要“臺獨”,有種就宣佈獨立,敢嗎?

  他説臺灣歷史不是5000年,而是400年,請問,臺灣歷史假如只有400年的話,孔子、關公、媽祖、觀音菩薩、端午節、過年、中華文字等這些東西,哪樣是臺灣土生土長的?既然只有400年曆史,就先把故宮文物統統送回北京吧!別佔了便宜又賣乖。

  談民進黨:他們在臺灣就是個“獨”

  徐錦庚:蔡英文的文膽姚人多前不久直言,“臺獨、建國”已經失去主流市場,説服大多數人民相信可以獨立的時代過去了。蔡英文對此辯稱,“我們已是主權獨立國家”。而蘇貞昌則説,臺灣既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何必再回頭喊“臺獨”?所以他的兩岸立場,就是1999年民進黨全代會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臺灣應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老是換講法,把自己累得半死。

  您如何評價蔡英文和蘇貞昌的話?他們的話可否理解為,民進黨明知“法理臺獨”目標不可能實現,但為了不被深綠的“臺獨”基本教義派綁架而故意偷換概念,實際上是在“臺獨”立場上的退縮?

  郁慕明:不是退縮,他們本來就是隱藏的。對他們來説,“中華民國”現在是個殼,他們是借殼上市,本質都是“臺獨”,但是為了應付美國、應付大陸,所以需要保有“中華民國”這塊招牌。我只要問他一句:你的“中華民國”是哪時候開始的?他們説是1949年。所以在臺灣,“中華民國”有兩種不同的認知,一種是1911年的中華民國,一種是1949年後的“中華民國”。大陸現在慢慢地把過去抗戰、國軍的歷史開始恢復史實,那就説明大陸開始接受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提法。今天臺灣的“獨派”,他們套用了大陸的話,説“中華民國”早就沒了,説“1949年以後臺灣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然後他們強調臺灣的歷史只有400年,跟大陸全部切割。

  不管是蔡英文、蘇貞昌,還是陳水扁、李登輝,他們説的話往往是自相矛盾。把李登輝以前的話翻出來,實在慘不忍睹。他以前講大陸跟臺灣本來就是一個國家,臺灣人就是中國人。現在他説什麼?“那是我被逼的”。你當了領導人,你是被誰逼?這都是經不起檢驗的。

  徐錦庚: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説,只要民進黨不主張“臺獨”就可以接觸。蘇貞昌5月24日表示,有誠意溝通、互動,就不要設定任何框架,不要誰去規範誰,誰去指導誰。您對大陸與民進黨接觸的前景是怎麼看的?是持樂觀態度,還是持悲觀態度?

  郁慕明:我跟民進黨打交道的經驗不算少,他們的本質就是為了選舉。所以,本質不會變的。但是,這些人又很現實。這邊也想要,那邊也不肯丟,這就是他們的島民心態。他們希望與大陸關係緩和,緩和以後跟大陸不要那麼敵對,選舉時就可以跟選民講,現在跟大陸處得都很好,你們就相信我們當家、我們執政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因為在臺灣很多人害怕他們一執政,兩岸關係就壞了,生意人也不能投資了。這是選舉的目的。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