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菲方就漁船案調查接近完成 分析稱美國偏向菲律賓

2013年05月22日 07:57 來源:CCTV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綜合報道,菲律賓公務船射殺臺灣漁民事件,菲總統阿基諾透露,菲司法部長已完成調查,只差勘驗死者遺體和登臺灣漁船檢查;不過仍不願公開關鍵影帶,另外菲方可能給臺灣漁民百萬新台幣,但菲總統本人拒絕直接道歉。馬英九同日則重申對菲通牒所提道歉、賠償、逞兇等要求。有分析稱,美國偏袒菲律賓,臺灣方面若不予以認清並進行調整,事件恐不了了之。

  馬英九重申對菲通牒所提要求 臺灣駁菲方“入侵説”

  馬英九21日重申對菲通牒中曾經提出的有關嚴正要求,包括道歉、賠償等;他説,菲國定位此事件為不幸、非意料中,“我們絕對不能接受”。

  國民黨21日下午召開中山會報,與會者會後轉述,兼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會中重申當局處理事件的嚴正要求,包括正式道歉、賠償損失、徹查事實嚴懲兇手等。

  與會者轉述,一名國民黨副主席譴責菲律賓非常可惡,建議外事部門、行政單位須整體思考,尤其如何做才能達成預期目標;並建議在緊急時,應有更多協調,才會好一點。

  媒體報道菲律賓表示臺灣事發的“廣大興28號”漁船在菲律賓“領海”作業,並關閉航行紀錄器(VDR)。臺灣“漁業署”21日發出新聞稿反駁。

  臺灣“漁業署”表示,該船確有裝設航程紀錄器,經檢視該船VDR數據顯示,該船從5月4日自屏東縣小琉球出港,至5月11日拖返期間,VDR均開機正常運作,且航跡數據顯示均在臺灣地區的“專屬經濟海域”內,並未進入菲律賓“領海”內。

  菲方稱調查已接近完成 仍不願公開關鍵影帶

  臺灣方面與菲律賓打破僵局,要啟動“平行調查”,菲律賓總統阿基諾21日説,菲司法部長已經完成調查,現在只差勘驗死者遺體和登漁船檢查兩部分。

  菲律賓駐臺北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理事主席佩雷斯説,如果查證菲國海防人員確實“執法過當”,一定嚴懲。預計調查報告最快本週末至下星期有結果。

  臺灣媒體引述菲律賓媒體Inquirer Global Nation的報道,阿基諾受訪時表示:“由於漁船在臺灣,他們(菲方調查人員)正在等待漁船勘檢許可,以完成整起調查。”

  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表示,在進行“工作階層”會商後,菲方已認同“獲取共識、儘速解決”等原則,不過臺灣方面提出的詢問菲方證人及勘驗證據等請求,仍待菲司法部部長的同意。

  菲律賓同意讓臺灣方面調查人員針對做案槍支及船艦進行調查,但對於案發關鍵影帶,菲律賓還是不願讓臺灣方面調查人員檢視。

  菲駐臺北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白熙禮21日表示,臺灣方面就漁船遭槍擊事件向菲國提出司法互助請求,由於有新的要求,菲國司法部正重新研議中,最快可在2天內書面回復。

  取得書面回復後,臺灣方面調查團即可再次赴菲,厘清漁船槍擊事件案情。另一方面,駐臺北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官員稱,菲國家調查局調查小組已準備妥當,一旦獲得許可及有關手續,即可動身前往臺灣。

  菲方或給臺灣漁民百萬新台幣 拒絕道歉

  臺灣“中廣新聞網”報道,菲駐臺北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主席佩雷斯表示,菲律賓會向被槍殺臺灣漁民洪石成的家屬賠償超過100萬新台幣,但基於“一個中國”原則,菲總統阿基諾不會向臺北當局道歉。

  臺灣“中央社”的報道則稱,佩雷斯説,菲律賓願意給遭槍擊死亡的臺灣漁民洪石成的家屬新台幣100萬元,至於是“賠償”或“捐款”,一切等到全案有了調查結果後再説。

  臺灣方面11日曾經向菲律賓提出嚴正要求,要求菲律賓于72小時內回應,白熙禮説明菲律賓的回應前後出現4個版本,是他“努力解決問題的結果”。

  佩雷斯解釋説,這4個版本爭論點在於對死者家屬金錢補償的定義,臺北要求名稱為“賠償”,馬尼拉則主張是“捐款”。

  至於有媒體報道,菲律賓準備撤回在臺菲僑,白熙禮澄清,這只是應變計劃之一,目前沒這打算。

  臺灣方面對菲經濟制裁 菲專家稱對菲影響極小

  臺灣媒體21日引述菲《商業鏡報》的報道稱,臺灣方面的經濟制裁整體對菲影響極小。

  報道指,就匯款來看,臺灣地區並非菲律賓匯款主要來源,匯款大多來自在美菲人,根據數據顯示,在美菲人2012年就匯回91.2億美元,而臺灣只佔不到1%。菲律賓雇傭協會表示,臺灣凍結菲勞工申請,將直接影響部分菲勞家庭,菲政府可能因此每月損失1.8億菲律賓披索。

  菲亞洲太平洋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泰羅沙表示,從出口來看,臺灣地區對菲國算不上大市場,儘管臺灣地區是菲律賓前10大出口市場之一,菲律賓對臺灣地區出口僅有約20億美元,就觀光來看,臺灣地區遊客也不能和韓國遊客人數相比,因此“整體影響極小”。

  臺灣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21日在《海峽導報》發文稱,除非臺灣敢於仿傚大陸處理釣魚島爭議,從此也針對巴士海峽展開常態性武裝護漁,否則光是推出經濟制裁,即使還有後續幾波,不但對臺灣的經濟衝擊遠大於對菲律賓衝擊,最後恐怕也無法讓自恃有美國當靠山的菲律賓認輸。

  美盼儘快公佈調查報告 輿論提醒臺灣認清其立場

  美國國務院代理副發言人范特瑞爾當地時間20日強調,目前沒有看到臺灣方面或是菲律賓的最終調查報告,美方希望儘快公佈,這將有助於厘清事件的來龍去脈。

  范特瑞爾稱,臺灣方面與菲律賓必須共同合作解決這個不幸且棘手的局面。他説,美方已經呼籲雙方自製,並且採取措施,儘量降低雙方未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專家張華21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發文説,至少從目前來看,有一點是臺灣必須認清的,那就是美國對臺灣到底意味著什麼?令臺方大跌眼鏡的是,美國並未在此次事件中做出“公正的裁決”,態度明顯偏袒菲律賓。

  臺灣《立報》21日發表社論稱,美國似乎不太擔心臺灣地區會因此轉向兩岸合作。相對説來,美國比較擔心菲律賓的挫折感:以後更不敢挑釁大陸。這表示,美國吃定臺灣。

  不過,社論説,美國對臺灣人民的智慧過分低估。臺灣漁船被攻擊以來,臺灣民間主張兩岸合作的輿論日益強烈,連主流媒體都已公然發出這樣的主張。臺灣人越來越認識到,依賴美國的政策,不僅保衛不了釣魚島,連菲律賓海域的漁權都得不到保障。

  《海峽導報》21日文章則稱,如果馬英九當局還不認清美國偏袒菲律賓的現實,轉而自求多福、自力更生,敢於公開使出臺灣的軍事實力向菲施壓,敢於暗中借助兩岸共同的抗菲力量,這場臺灣地區與菲律賓之間持久戰,很可能又將重蹈不了了之的覆轍。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