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馬英九未來三年形勢險峻 政策不可不慎

2013年05月21日 13:24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聯合報》21日發表社論稱,馬英九剩下的三年任期,形勢依然處處險峻,他必須思考的,不是還有多少件沒結案的計劃,而是要抬起頭來看看整個臺灣的期待。就個人而言,三年不過是生命裏的一小段軌跡;但對臺灣而言,錯過了時機,就是千萬人難以挽回的命運。馬英九不可不慎!

  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成的低支援度中一路蹣跚,馬英九度過了他連任後的第一個週年。剩下的三年任期,形勢依然處處險峻;對馬英九和對臺灣而言,隧道出口的光明似乎仍然可望而不可即。

  歷經李登輝、陳水扁20年的紛亂治理,人們極度渴望臺灣民主的亂象能在馬英九的絕對優勢治理下定紛止爭,使經濟重拾活力、社會撕裂重新彌合。

  馬英九在思考未來三年的作為時,絕不能一心只想著自己還有多少選舉時政見尚待兌現,自己的執政藍圖還有什麼角落尚未構築;那樣的話,他將繼續陷於在虛妄的思維裏追逐自己過期的承諾。馬英九必須做的,是從理解及響應臺灣人民的渴望入手,拿出積極而具體的作為。這個解藥,絕非從懷中掏出一個神奇錦囊,或是宣佈一帖刺激景氣的秘方;而是必須拿出領導人的熱情和使命,鼓舞對他喪失信心的民眾,並積極重新召喚臺灣社會消散的凝聚力。

  馬英九魅力的下滑,可大致歸因于三項因素:第一,個人因素方面:他個性平和,且因成長過程缺乏挫折及草根歷練,社會關注之厚度及縱深不足,有時流於瑣碎,乃至欠缺大開大闔的氣魄。

  第二,執政團隊因素:馬英九用人有同質化之傾向,這不利於政府決策的多元化思考及機動因應。加上藍綠對峙,延攬人才日益不易,政務官“事務官化”的現象已明顯,不僅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決策智囊,決策執行力也常難滿足民間期待。

  第三,社會變遷因素:馬英九的首屆四年,是建立在陳水扁貪腐及民進黨執政失能的低標準基礎上,他推動清廉訴求及兩岸融冰,即能建立政績。但民眾對於臺灣進步的期待不斷在提高,兩岸和解的成果已經收割。目前民間期待最切的經濟發展、社會公平及司法正義等切身議題,遲遲看不到進展;而執政團隊汲汲經營的卻是組織改造等非迫切事項,也難怪人民躁鬱,因為臺當局的施政時程表無法對應民間感受。

  馬英九在兩岸和解上的成績,自然有目共睹。而過去一年,臺當局的精力幾乎全部耗費在美牛、證所稅、年金改革及核四公投等四個議題上;一年連四個政策都無法解決,這樣的治理效能如何獲得人民支援?

  總結而言,未來三年的任期,馬英九必須思考的,絕不是自己手上的記事本還有多少件沒結案的計劃,而是要抬起頭來看看整個臺灣對他的期待──有些是錯過了,有些則來得及彌補,想想自己要怎麼做,才不會辜負這2300萬人的未來。就個人而言,三年不過是生命裏的一小段軌跡;但對臺灣而言,三年的興衰升沉,錯過了時機,就是千萬人難以挽回的命運。馬英九不可不慎!

  臺灣頻道 臺灣政壇 臺灣社會 臺灣軍事 娛樂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