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APEC志願者身著正式裝亮相機場 每天步行至少10公里

2014年11月03日 08:37: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機場抵離迎送組志願者正式著裝上崗。 記者 蔡代徵/攝

  昨天,APEC領導人會議周機場抵離迎送組志願者正式著裝上崗,他們將成為各個經濟體領導人和參會代表到達中國見到的“第一張笑臉”。

  最先到崗最後離崗

  昨天,正式著裝的志願者在機場亮相,引得乘客紛紛注目。機場221名志願者在APEC領導人會議週期間最早上崗。從昨天起至13日,他們將在“國門第一站” 24小時輪班,用最美的微笑接待來自各個經濟體的上萬名外賓。

  據團市委副書記郭文傑介紹,機場抵離迎送組來自北師大、北二外、中央財經大學、北航、北理工5所高校。他們將根據外賓離京的時間最終確定離崗時間,是所有志願者中最晚離崗的。

  每天步行至少10公里

  北二外的鄭若曦是迎賓崗位志願者,在參加APEC第三次高官會志願服務時,讓她印象最深的是“上夜班”。要等到最晚的航班降落後,才能回住處休息,經常要挺到淩晨兩三點。

  志願者具體做哪些工作?鄭若曦説,外賓到來時,會請他出示邀請函和護照,詢問班机編號和酒店並登記資訊。在登記過程中,為避免冷場,會以“您是第一次來北京麼”寒暄。登記完成後,會引領外賓乘坐巡回巴士。T3航廈B口到巡回巴士約500米,志願者往返要走1000米,按每天接待10組外賓來算,志願者每天步行至少10公里。

  在接待過程中最複雜的是“盲接”,即來賓不知道行程和酒店,志願者必須快速找到地址。

  北京市誌願服務指導中心副主任王贏説,會議週期間將有30多家酒店的8條至9條線路擺渡服務。酒店和會議中心的名稱在中英文表述上多有易混淆之處,“比如北京有國家會議中心、北京會議中心、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很多人分不清楚。”機場抵離迎送組需要精確辨析每條線路,並熟記各家酒店和會議召開地點的中英文名稱。

  夜班“倒時差”備戰

  在一輛巡回巴士旁,北京晨報記者遇到跟車服務崗位志願者李振宇。會議週期間,他每天要在23點至早晨8點之間上夜班,往返機場和酒店之間3至4次。“從明天開始我就得‘倒時差’了,白天睡一會兒,到晚上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

  李振宇主要負責與迎賓志願者交接工作,確保行李隨外賓到達酒店,並與酒店志願者對接。“由於隨車的時間是晚上,通常在車上不會主動講話打擾外賓休息。如果外賓對北京有興趣,主動聊天,志願者會介紹北京的景點和小吃,提供他們需要的資訊。”

  正裝用中國紅紐扣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昨天亮相的志願者服裝分為室內、室外兩套,在戶外服務的志願者穿著的是藍色防寒衝鋒衣。

  北京服裝學院老師萬嵐介紹稱,防寒服的藍白配色是亞太經合組織標誌中的顏色,“北京志願者被親切地稱為‘藍精靈’,另外,藍色也使他們在機場人群中更加醒目。”防寒服衣袖上的純白寬條紋邊上還有一道“彩虹條”,將本次北京APEC會議的五彩標誌融入其間。

  與防寒服一同亮相的還有正裝和襯衫。在室內服務的志願者正裝為黑色,按照每名志願者的身高體形量身訂做。左側胸口帶有北京APEC會議五彩標誌及志願者徽章,為整體的莊重感點綴了一份活潑。萬嵐説,正裝包含中國元素,採用了時尚雙扣和立領設計,襯衫領口和袖口配上中國紅的紐扣,美觀大方。“正裝布料柔軟,吸濕性和透氣性也不錯,方便志願者參與各項禮賓活動。”

  萬嵐介紹,此次志願者服裝設計歷經20多次修改調整,樣衣就做了30多件,最終呈現的服裝,不僅要體現中華禮儀,也要包含國際慣例因素。(記者 張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北京晨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