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作風建設是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突破口

2014年10月08日 11:27: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黨反“四風”,一大批違規違紀幹部受到處分,人民群眾拍手稱快,各級幹部的靈魂受到震撼。然而,在一些人的內心裏,仍然對把“抓作風”作為理清千頭萬緒工作的一個切入點、作為貫徹群眾路線的一個突破口而感到疑惑,心生抵觸。這裡面既有思想問題,也有認識問題。

  身處歷史新起點,黨面臨的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各項工作的挑戰性、艱巨性都在增加。同時,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只有7年多時間。億萬人民的中國夢,已經是“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隻航船”,但只有付出艱巨的努力我們才能抵達。“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各級幹部如何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人民一起前進?顯然,沒有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沒有超強的執行力,就不可能擔當起這些艱巨任務。避談作風建設,奢談宏圖遠景,就很容易陷入“不落實怪圈”,一切只是紙上談兵。如此豈不辜負群眾信任,涼了人民的心?

  6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總書記的講話深刻揭示的是:黨的各項工作,本質上講都是群眾工作。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沒有億萬人民激發“人人都是動車組”的共同力量,就什麼都如泡影。因此,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貫徹群眾路線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如何貫徹?如何加強?關鍵就是作風建設。作風建設搞不好,群眾路線就不可能貫徹好。這也就是為什麼去年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特別強調要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

  群眾路線的內涵豐富,但實質是什麼?是人心,民心。如果幹部與群眾之間隔著一堵無形的墻,心與心之間如何相印?從實際情況看,這堵無形的墻,就是幹部的不良作風。在不少單位和部門,不良作風就像牛皮癬一樣。從吃拿卡要,到公款大吃大喝、大肆鋪張浪費,從對群眾倨傲、擺官架子,再到欺上瞞下、搞千奇百怪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著實傷了群眾的心。

  要做好群眾工作,貫徹群眾路線,前提就是解決情感問題。不良作風一度氾濫,帶來了兩個方面的隔膜:一個是一些幹部對群眾沒有感情,一個是群眾對這些幹部失去信任。幹部對群眾沒感情,要他去做群眾工作、貫徹群眾路線,他就必然會做做樣子、浮在面上。群眾對幹部不信任,任憑你説得口乾舌燥,群眾就是漠然不動。幹部與群眾的情感不在一個頻率上,怎麼會産生共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作風建設成為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突破口,在全黨掀起反“四風”風暴,才能把一些幹部身上的污泥濁氣、把幹部與群眾之間那些有形無形的障礙席捲而去,使心與心之間的距離不斷接近,使血肉情誼不斷深化。

  可以説,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僅用一年多時間,就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將黨記憶體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群眾深惡痛絕的問題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蕩滌,收到了扎紮實實的效果:對“會所中歪風”和“舌尖上的浪費”的掃除與治理,直接讓不少曾使普通百姓望而卻步的酒店飯館“放下身價”,對“裸官”和“購物卡”的清退和清理,讓人民群眾一度失望和不平的情緒得到平復。從身邊的街頭巷議到網路上的點讚叫好,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支援與日俱增。“老虎蒼蠅一起打”的勇氣與魄力,更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此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僅是黨員幹部集體的一次“強身健體”,更是要對那些“沉疴積弊”做到對症治療、藥到病除。可以説,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貫徹落實,淋漓盡致地詮釋了“行勝於言”的力量,讓對此次活動滿懷期待的人們倍感欣慰,讓一度對此次活動存有疑慮的人們心悅誠服。

  一年多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深刻印證抓作風這一招,看似平淡,實則高明。一批幹部受到懲處,各級幹部普遍觸動思想、觸動靈魂,黨風政風為之一新。老百姓慨嘆黨的好傳統、好作風又回來了,願意去接納幹部、支援幹部。這些新氣象表明,作風建設這個突破口抓住了,群眾路線就開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彰顯在各項工作中。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