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張良驊

“雙城論壇”舉行的幾點啟示

2017年07月04日 15: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7月2日,“2017上海臺北城市論壇”在上海舉行。臺北市長柯文哲7月1日率百人赴上海參加為期3天的上海臺北雙城論壇交流。上海、臺北雙城論壇是由兩市前市長韓正及郝龍斌2010年合力促成,此後逐年舉行,一年在上海舉行,一年在臺北舉行,今年由上海舉辦,在東方濱江酒店登場。本屆論壇主題為“健康城市”,並規劃“社區衛生”、“環保”、“智慧城市與民生服務”、“青創産業”四大子題。“雙城論壇”舉行,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大陸正在對柯文哲這樣的臺灣政治人物作出正面回應。常言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柯文哲曾經多次表達深綠立場,似乎也對“臺獨”抱有幻想。但是,他後來多次深入到大陸考察之後,在臺灣公開讚揚共産黨的豐功偉績,稱能讓13億人口都有飯吃且發展的那麼好,實在難得。

  他在肯定大陸發展的同時,也對兩岸關係有了新的看法,在2015年上任之初欲延續前任市長郝龍斌任內促成的雙城論壇前夕,行前發表一個中國的“新觀點”,即“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以‘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促進交流、增加善意,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他還表示,事實上,在當今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有交流就有善意,總會比較容易突破僵局”。

  他這次在上海舉行的“雙城論壇”上致辭時,大講兩岸交流對兩岸人民的重要作用,提出“秉持兩岸一家親的信念,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主張。柯文哲提出的“四個互相”原則、“兩岸一家親”精神、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倡議,富有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涵,符合了大陸要求臺灣當局、地方、政黨、團體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個兩岸互動交流的政治前提。所以,大陸對柯文哲參加“雙城論壇”予以正面回應。

  其次,“雙城論壇”成功舉行表明大陸向臺灣綠營政治人物釋放善意,只要其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意涵就有可能像柯文哲一樣跟大陸展開良性互動。柯文哲有可能是基於“九二共識”在臺灣被污名化的情況,雖然沒有直接承認“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但卻表達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核心意涵,創造了他跟大陸透過“雙城論壇”等平臺與大陸進行互動的新模式。蔡英文等綠營政治人物只要循著或借鑒柯文哲自創的這種新模式,放棄“臺獨”立場,停止“去中國化”行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岸交流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真正向大陸釋放善意,就有可能獲得大陸的正面回應,邀請其到大陸參訪,實現其跟大陸進行良性互動的願望,在兩岸議題上得分。

  再次,“雙城論壇”著重以市民重視和關心的經濟與民生為議題,著力為上海與臺北市民謀取福祉。上海、臺北雙城論壇自從2010年舉辦以來,已舉辦八次,著重談論兩市市民共同重視和關心的經濟與民生議題。這次“2017上海臺北城市論壇”,以“健康城市”為主題,旨在通過交流研討分享兩市在社區衛生、智慧城市與民生服務、環保、青年創業方面的經驗,探討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促進兩市進一步提升。此次“雙城論壇”,上海市與臺北市代表共同簽署了《上海市浦東新區與臺北市內湖區交流合作備忘錄》、《上海市與臺北市消費者權益保護交流合作備忘錄》、《上海市與臺北市推廣籃球運動交流合作備忘錄》、《上海大學與臺北市立大學學術交流與合作備忘錄》。截止目前為止,上海與臺北市利用“雙城論壇”這個平臺,共計簽署30項交流合作備忘錄,正在增進兩市人民之間的互信與情誼,正在增加兩岸人民的方便與利益。(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