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張良驊

蔡當局已對大陸表達“最大善意”了嗎?

2017年05月05日 10: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4月27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談及兩岸關係時聲稱,臺方已表達“最大善意”,過去一年“謹守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不挑釁,也沒有意外”,在兩岸關係上“盡最大力量維持穩定關係”,“讓臺灣作為和平穩定的貢獻者”。人們不禁要問:蔡當局已對大陸表達“最大善意”了嗎?只要看看蔡當局的以下所作所為,便能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推動“臺獨”分裂系列活動,挑戰大陸“一個中國”底線。

  蔡英文在去年“5.20”就職演説中提到,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但未提“九二共識”;宣示“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件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但沒有説出“一中”的涵義;還把“臺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作為既有政治基礎的一個關鍵元素。可見,她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採取回避、模糊的態度,預留了未來作出“臺獨”論述的空間。她在此次演説中指出:“推動新南向政策”,“告別以往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她所説的“單一市場”,無疑是“大陸市場”。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告別大陸市場,避免其推動“臺獨”受制于大陸市場。

  蔡當局大力推動“文化臺獨”,從廢除課綱微調、取消遙祭南京中山陵、拆除“故宮南院”十二生肖獸首、不紀念臺灣“光復節”和孫中山誕辰150週年、拆除蔣介石銅像、中正紀念堂停售蔣氏公仔,到取消遙祭黃帝陵、鄭成功祭典降格、停辦抗戰80週年紀念展,表明只要是臺灣與大陸政治歷史有關、只要是臺灣與中華文化扯上關係,蔡當局都要除之而後快。

  蔡當局推動“公投法”修正案,大幅下修“公投”的提案、連署和通過門檻,降低投票年齡,為“臺獨公投”作鋪墊。

  蔡當局極力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兩岸官方溝通協商機制“停擺”;還肆意製造“綠色恐怖”,揚言要懲罰臺灣來大陸參加孫中山紀念活動的退役將領,以“停俸”、“撤勳”之説予以警告、威脅,甚至研擬“保防法”,以懲罰不聽蔡當局話的到大陸參與“政治活動”的人士;並且炒作“共諜案”,説什麼約有5000名共諜潛伏在臺灣,增加臺灣民眾對兩岸交流的疑慮。她還對去年臺籍司機縱火引起的遼寧旅遊團火燒車的罹難大陸游客採取歧視的做法,只向罹難臺籍導遊送去輓聯,未對26名罹難陸客有絲毫“表示”,太過冷漠、冷血。

  第二,實行“親美媚日抗中”政策,增加兩岸實現統一難處。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13億多中國人的共同意願和奮鬥目標。然而,蔡當局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以犧牲臺灣民眾的利益來親美媚日,對抗中國大陸推動兩岸統一的政策措施。去年,蔡英文在紀念民進黨創黨30週年之際,以向民進黨員公開信的方式,號召民進黨“要力抗中國壓力”,簡直是對大陸的“宣戰”。

  臺軍高調炒作兩岸軍事對抗,宣稱臺軍有針對大陸的“重層嚇阻”能力,可“拒敵于1300公里外”,以及“有足夠武器擊落”大陸東風彈道導彈。蔡當局已規劃未來20年內,斥資8000億元(新台幣,下同),自行建設和打造新海軍,計劃從2017年起增加“國防”預算,使其儘快佔到GFP的3%,以響應美國希望臺灣提升防衛能力的期待。蔡英文聲稱:“我們希望與美國可以建立‘升級版’的策略夥伴關係,包括更具策略性的區域安全夥伴關係、更廣泛的合作關係,以及更深的互信關係”;並聲稱,除了持續採購臺灣必備的“國防”武器之外,也會加強本土“國防”産業,並尋求和美國國防企業的進一步合作。

  去年12月2日,蔡英文通過向美國“有力人士”“打點”,實現蔡英文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通話。她在4月27日接受路透社專訪又聲稱,有可能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直接通電話,並首度公開希望向美國購買F—35戰機願望。蔡當局為了更加抱緊美國大腿,還打算對瘦肉精超標的美豬進口解禁。

  蔡當局為了進一步拉籠日本跟其一道對抗中國大陸,極盡“媚日”之能事。在對待領土爭議方面,不惜以犧牲臺灣民眾的利益來妥協讓步,明知衝之鳥是礁,卻聲稱“對衝之鳥是鳥是礁不持法律立場”,撤回護漁軍艦;反對和阻止臺灣保釣人士赴島維權,動用海警和軍艦對保釣人士進行打壓。

  在對待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歷史方面,美化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突出日本對於臺灣現代化建設的貢獻,少提或不提當年日本殖民者對臺灣的傷害。去年6月25日,蔡英文以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名義,給日本沖繩縣一座紀念“臺籍日本兵”的“臺灣之塔”撰寫碑文,公然説“當年臺日戰士皆為同胞,生死與共”,榮辱同當,“期盼成為親善交流橋梁,鞏固臺日恩義連結”;林昶佐等“臺獨”政客還趕往現場招魂。

  蔡英文去年11月5日,參加高雄市舉辦的“征戰屬誰——追思臺籍老兵秋祭”活動時表示,臺當局會支援臺灣兵“歷史正義”的追尋,不會再讓臺灣兵的故事湮滅在歷史洪流中。去年7月,蔡當局“立法院長”蘇嘉全率團訪日竟然説,“臺灣和日本如夫妻關係,臺灣哭,日本也哭;日本笑,臺灣也跟著笑。”去年11月,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宣稱,“臺灣地區和日本是命運共同體。”去年6月,陳菊、賴清德訪日,為熊本地震災區送去4492萬元捐款,卻對臺東風災同胞不聞不問。蔡當局有意吹捧日據時代的為臺灣做事的日本人,認為八田與一設計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工程使得缺水多鹽的嘉南平原變成大米倉,稱他為“嘉南大圳之父”。蔡當局為了討好日本,罔顧臺灣民眾的健康,準備對臺灣進口日本福島地區遭受核污染食品解禁。

  毫無疑問,蔡當局如此推行“親美媚日抗中”的政策,無非是要沖淡國民黨對臺灣統治的功績,拉近與美國和日本的關係,增加大陸推動實現兩岸統一的難度,當然也損害了臺灣民眾的利益。

  從以上蔡當局的所作所為看來,蔡當局不僅未對大陸表達“最大善意”,而且還釋放了許多損害大陸乃至全中國的惡意,正在給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利益造成巨大損失。(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