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張良驊

蔡當局訂定“言論自由日”的政治意圖

2017年01月19日 11:03: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2月22日,臺灣蔡英文當局“行政院”宣佈,為追思《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行政院”已核定“內政部”提報,訂定每年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並指示相關部會明年規劃舉辦相關活動。蔡當局訂定“言論自由日”,名為追思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自焚殉道,實為推動“文化臺獨”的重要一步,主要有以下一些政治意圖。

  鼓勵臺灣各界人士像鄭南榕一樣打著“言論自由”的旗號反對國民黨、支援“臺獨”。民進黨之所以堅持每年4月7日大張旗鼓地開展紀念鄭南榕爭取言論自由自焚殉道活動,就是因為他是反對國民黨、支援“臺獨”的先鋒。蔡當局將鄭南榕自焚殉道的4月7日,訂定為“言論自由日”,把鄭南榕作為爭取言論自由尤其是反對國民黨、支援“臺獨”活動的“英雄”來追思、來塑造、來推崇,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試圖以此來鼓勵臺灣各界人士去積極從事反對國民黨、支援“臺獨”活動,厚植他們的“臺獨”民意基礎。

  討好臺灣政治上趨向於“臺獨”綠營民眾爭取民調止跌回升。蔡英文當局自從520上臺執政後,在處理兩岸議題、經濟議題、改革議題等議題層面荒腔走板,恣意妄為,已給臺灣民眾的利益帶來了損害,逼得臺灣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大聲向蔡當局發出了強烈的抗議之聲。

  蔡當局迄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大走“去中國化”路線,導致兩岸官方溝通機制停擺,包括兩岸貨貿協議在內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後續協議商談中止,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持續減少,給臺灣的觀光産業造成巨大衝擊,減少了觀光業者的就業機會和實際收入;宣稱擺脫大陸單一市場,推動“新南向政策”,遭到越南罰款、印度加稅的處罰,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變成“新難向政策”;選前承諾“週休二日”、“不砍七天法定假”,上臺後強力修改《勞基法》,作出“一例一休”、砍七天法定假的規定,政策“發夾彎”,承諾“跳票”;強推對日本核災食品進口和美國瘦肉精超標豬肉進口解禁,以臺灣民眾的身體健康作賭注。

  這些忤逆臺灣主流民意的行徑,正在給臺灣民眾帶來損害和風險,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極大不滿,導致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不斷下降。據臺灣民意基金會11月民調結果顯示,蔡英文支援度相較于520剛上任時下滑了28.5%,為41.4%;不支援其表現的為42.6%。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蔡英文面臨領導危機或權威危機,顯示蔡當局執政困境已經來了。

  過去,陳水扁執政民調直直落,採取擁抱綠營“基本盤”(約佔選民的三成至四成)的策略,鼓吹“臺灣中國,一邊一國”、“制憲”、“入聯”等“臺獨”主張,以守住綠營的“基本盤”,避免提前“跛腳”。蔡當局將“臺獨烈士”鄭南榕的4月7日自焚殉道日,訂定為“言論自由日”,就是效倣當年陳水扁面對民調不斷下滑依靠綠營“基本盤”“護主”的手法,讓綠營基本盤民眾認為,蔡英文此舉表達了他們對鄭南榕當年為追求言論自由、“臺獨建國”的不懈努力的肯定、褒獎、推崇的立場,順應了他們對鄭南榕樹碑立傳、發揚光大的期待,以爭取他們對她的信任和支援,以求得民調止跌回升。

  降低臺灣“獨派”人士對蔡當局“維持現狀”等兩岸政策的不滿情緒。選舉前,臺灣“獨派”人士基於勝選為最高原則和優先處理的考量,支援蔡英文當選,期待蔡英文執政後能夠如其所願加快“臺獨”步伐。然而,蔡英文上臺執政後,雖沒有凍結或廢除“臺獨”黨綱,也叫囂“力挺中國壓力”,還持續推行“去中國化”路線;但宣稱“超越黨派立場”,“維持兩岸現狀”,“有溝通、不挑釁、沒意外”,承諾“新政府會依循‘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而“憲法”體現“一中”原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具有“兩岸同屬一中”的涵義。況且,蔡當局為了發揮藍營人才的作用,把他們當作屆時蔡執政陷入困境阻止綠營人士向她“逼宮”的“防火牆”或“緩衝帶”,延攬了林全等“老藍男”擔任“閣員”,佔據“閣揆”等要職,讓“獨派”人士對她上臺加快“臺獨”進度,分得政治利益“一杯羹”的期望有化為泡影的疑慮,自然心生不滿情緒。只是,蔡英文剛上臺時民意支援度如日中天,只好忍氣吞聲,隱忍不發。

  出人意料的是,蔡英文上臺不到百日,就開始民怨沸騰,抗議不斷,民調“跳崖式”下滑。俗話説:“墻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獨派”人士便見機而作,乘機嗆蔡。前臺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擔心説:“這次執政若沒把握機會,讓國家正常化,一不小心,政權在幾年後又再度被拿回去。”他稱,沒有必要跟中國大陸維持現狀,臺灣要走出臺灣自己的路,不要怕。“獨派”大佬辜寬敏批評蔡當局沒有具體的兩岸政策,所謂“維持現狀”,要維持現狀到哪一年?他又批評説,“講維持現狀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將來的計劃,才説這句話,否則,講維持現狀,是不負責的一句話。”他對蔡英文施政有幾分失去信心,甚至建議蔡英文別想下次選舉臺灣地區領導人了,做4年就好。日前,“臺獨”色彩濃厚的彭明敏以個人理由婉謝請辭“總統府資政”一職,被外界認為是他對蔡當局“維持現狀”兩岸政策不滿的反應。

  蔡當局將鄭南榕自焚殉道日4月7日,訂定為“言論自由日”,就是要告訴“獨派”人士,蔡當局儘管聲稱“維持兩岸現狀”,依循“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這只是做表面文章,施放煙霧彈,是形勢所迫,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其實,不僅其“臺獨”立場未變,而且還在透過恢復“臺獨”教科書、去“兩蔣化”、去孫中山化等方式割斷兩岸的歷史連結和情感連結,把鄭南榕的4月7日殉道日訂定“言論自由日”,不僅是對“臺獨”人士採取公開宣揚“臺獨”主張、自焚殉道抗爭等激烈方式支援“臺獨”予以高度肯定,而且是要激發臺灣民眾(包括外省人)以鄭南榕為標桿,在“言論自由”的“保護傘”下,竭力理解、配合、參與、支援“臺獨”分裂活動,讓“獨派”人士重新燃起對蔡當局執政謀“獨”的希望,降低對蔡當局推動“臺獨”“太軟弱”、“太模糊”、“太緩慢”等不滿情緒,支援蔡當局施政。(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