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宋清輝

宋清輝:G20杭州峰會喚醒全球發展潛能

2016年09月05日 13:41: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作為二十國集團(G20)的創始成員國,一直都活躍在G20等在內的所有重要國際舞臺上。通過參與和推進G20等機制建設,不但為促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貢獻著力量,而且在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中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重要協調者,並致力於構建以合作共贏、開放為核心的新型大國關係。“合作共贏、開放”不僅是新時期國際關係的核心,也是全球經濟金融治理的核心要義,更是中國不遺餘力地推進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全球經濟治理的主張。

  在全球化的關鍵時期,中國將“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作為2016年G20峰會的主要議題,是全球經濟治理進程中的一大步,此舉無疑能夠讓世界各國共用治理成果。

  B20,即Business20,它是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的簡稱。從這個名稱上面就可以聯想到它的使命,即代表工商界為G20齣臺全球增長對策和全球治理方案建言,為儘快實現全球經濟強勁、平衡增長和可持續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不難發現,部分建議甚至可以列入G20峰會公報的B20地位非常之重要,亦受到G20成員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從宏觀層面來看,B20對全球經濟發展關鍵的六大議題展開研究和討論,在峰會上提出的一些創新性的政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優化全球治理、推動金融市場更加開放的重要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市場都期待B20能夠推進綠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發展,優化金融監管和和化解風險。從微觀層面來看,全球化中的各國企業,由於缺少相應的投資協調以及合作機制,在其面對海外收購時,往往面臨著所在國投資保護主義的壓力,嚴重阻礙著世界各國以及中國民營企業的“走出去”的步伐。期待B20提供給G20的政策建議成果,能夠最大程度地惠及每一傢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各國企業。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全球經濟治理目前面臨經濟增速乏力、債務高啟以及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等重大挑戰。在世界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仍然長期存在的大背景下,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挑戰任重道遠。英國脫歐危機持續發酵、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堪、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嚴重以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這一系列的嚴峻挑戰擺在世界面前。

  在重重挑戰之下,世界主要經濟體應以G20為平臺,通過日益完善的經濟協調機制、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加強公私部門的合作等有效措施,防範可能發生的風險,藉以增強全球經濟發展的動能。G20杭州峰會為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凝聚了各國的共識與力量。

  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面臨諸多挑戰與潛在危機,G20應嘗試通過結構性改革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從而有效促進世界貿易以及投資。這樣不但能夠創造價值市場,有助於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而且還能夠有效的刺激到勞動力市場,從而實現勞動力、貿易往來等的持續性發展。結構性改革是實現各國經濟金融中長期可持續增長不可缺少的要素,它有助於緩解全球經濟面臨的壓力,是中國智慧給全球經濟開出的一個新的藥方。因此,結構性改革不僅僅是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一大卓越貢獻,推進結構性改革也是世界各國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飛速發展中網際網路時代,雖然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錯綜複雜,但是卻可以借助網際網路這一工具,深刻影響和改變世界經濟金融治理局勢。網際網路具有強大的數據檢索能力和強悍的資訊交互能力,如果能把相關的經濟金融工作落實到位,有利於保證其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網路無國界,網際網路本質是“互聯互通”,這給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和世界各國的良好合作以及謀求共贏發展提供了平臺和空間。這次G20杭州峰會的意義至關重要,全球發展潛能有望被喚醒,網際網路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有望取得新的突破,讓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一起分享網際網路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帶來的紅利。同時,期待G20杭州峰會持續促進全球金融體系改革,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新的貢獻。(宋清輝,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經濟學家,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