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宋清輝

宋清輝:G20杭州峰會為世界架起溝通之橋

2016年09月02日 14:48: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6年9月1日下午,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界活動(B20)新聞發佈會于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這是在G20新聞中心舉行的首場新聞發佈會。此舉,標誌著具有“規格高、規模大、活動多”三大突出特點的B20杭州峰會正式拉開帷幕。據了解,B20杭州峰會于9月3日下午開幕,9月4日中午閉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

  B20是國際工商界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經貿規則制定的重要平臺,以舉辦議題工作組會議和峰會為主要內容開展年度工作,就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性問題深入討論,形成並向G20峰會提交政策建議報告。2016年B20設置了金融促增長、貿易投資、基礎設施、中小企業發展、就業和反腐敗等六大議題,在《2016年B20政策建議報告》中,工商界共提出四大方面的20項主要政策建議、76條具體措施。

  B20設置的6個議題,之所以引起世界各國工商界的關心關注,在於它提出的建議和措施非常具有創新思維、廣泛共識基礎和可行性以及實效性,既緊扣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緊迫的挑戰,又堅持注重實效性。

  例如,B20針對近年來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的形勢,呼籲G20加快批准並落實《貿易便利化協定》。若能夠得到全面的落實,無疑將會給世界各國的企業帶來歷史性的機遇。此外,《2016年B20政策建議報告》也指出,希望強化多邊貿易體制。在當前國際貿易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如果貿易便利化協定能夠得到落實,不但有助於全球GDP的穩步增長,而且還有助於減少産品進出口障礙。但是目前世界各國相關的配套政策、監管體制和機構職能等方面的準備不足,相關領域的改革和制度建設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上述B20下的6個議題引發各界密切關注,因為它們一旦得到解決,將會賦予G20更多的意義。第一,金融促增長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第二,貿易投資待解的困局是,如何理順全球多達3000個雙邊、多邊貿易投資協定之間的關係,促進自由貿易投資。第三,中國的基礎設施創新經驗如何在全球推廣,為世界各國所用,為撬動全球基礎設施投資做出新的貢獻。第四,雖然中小企業在全球經濟及各國經濟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但全球社會並沒有給其更多的包容與機會,如何助力世界中小企業長足發展,融入全球産業鏈和價值鏈,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五,全球就業進入“冰河期”,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背景下,又該如何應對困局。第六,腐敗犯罪的蔓延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出現跨越國界的特徵,甚至趨勢組織化、智慧化,成為跨國反腐新的難題。

  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方面,《2016年B20政策建議報告》中稱,工商界期待更高效地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這在一定程度上説明當前各國出現低效、過度金融監管的情況較為常見。從根源上來講,原因在於是世界各國的發展水準不同、相關的法律也不夠健全,由法治缺位所致。因為離開完善的法律體系,金融便成無源之水,支援實體經濟促、進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所以當前低效、過度金融監管尚屬於是常態化現象。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據《2015年世界貿易報告》預測,若能夠全面執行《貿易便利化協定》,可為WTO成員國家節省14%的貿易成本,並有望使全球商品出口額每年增加1萬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出口額增長7300億美元。這對於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無疑是巨大的利好。

  B20杭州峰會之後,緊接著就是9月4日至5日第11屆20國集團(G20)峰會。G20杭州峰會,堪稱峰會史上最為熱鬧的一屆,根據中國外交部公佈的來賓名單,此次G20峰會貴賓共有35人:包括20名G20成員領導人、8名特邀嘉賓國領導人和7名有關國際組織負責人。其中,8名特邀嘉賓國領導人有6名來自發展中國家。本屆G20峰會亦是發展中國家參與G20峰會最高的一次會議,發展中國家的聲音將會在第一時間在世界範圍內傳達。

  這是一場由中國首次主辦的最高級別的國際領導人會議,這次歷史性的峰會對外不但展現出了中國成熟的大國形象,而且體現出中國致力於推動世界經濟發展、喚醒全球發展潛能的決心。2016年G20峰會將是中國留給世界的一筆財富,更是為世界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宋清輝,作者係著名經濟學家、台灣網特約經濟學家宋清輝,著有《一本書讀懂經濟新常態》)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