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為中國的“G20時刻”喝彩(望海樓)

2016年08月04日 12:49:4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個月後的9月4日,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治理平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峰會),將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拉開帷幕。屆時,G20領導人及10多位特邀國家的領導人將來華參會。中國的“G20時刻”即將到來。

  這是中國第一次主辦G20峰會,牽頭制訂全球經濟治理的頂層設計,併為之提出“中國方案”。這將是中國綜合國力尤其是軟實力提升的重要標誌。

  值此時刻,人們有充足理由為這個中國的“G20時刻”喝彩。

  第一,中國人民應為國家站到國際舞臺中心位置而喝彩。中國擁有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同時不斷融入國際社會,參與國際體系的建設與改革。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發展對世界發展的貢獻不斷提升,逐步走進世界舞臺中心。這為舉辦G20峰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其背後凝結著中國兩三代人的艱辛努力。

  第二,輿論應為中國各方為峰會順利舉行付出的努力而喝彩。舉辦G20是一項系統工程。每年G20峰會前,都會進行多輪協調人會議、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各類部長會議、工作組會議等上百場磋商與談判。各種繁瑣、複雜、反覆,很多時候僅有參與者才能體會。今年,筆者任職的智庫作為2016年官方授權G20智庫會議(T20)的共同牽頭智庫,與國內外智庫合作,在全球舉辦了10輪智庫會議。期間,筆者親身感受到臺前幕後的艱苦溝通和艱難協調。顯然,中國各個方面為今年G20的順利、成功舉辦作出了不懈努力。特別是杭州市更是傾盡全力、精心準備,目前各項工作已基本完成。

  第三,世界應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而喝彩。G20絕不是清談館。它的每一份成果,都將成為全球大國以及國際經濟金融運作的規則參照。比如,如何讓各國協調宏觀經濟政策和金融政策,如何推進全球層面的結構性改革,如何穩住包括石油、鐵礦石等在內的大宗商品的價格,如何落實聯合國層面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等等。這些高大上的話題,其實既與世界經濟復蘇有關、與各國發展有關,也與每個人的生活有關。如今,中國正耐心且富有創造地向世界貢獻思想,並將其轉化為國際規則,從而讓國際體系變得更公平、更合理、更開放。這將再一次證明,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的和平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舉辦G20峰會,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課題。它涉及增長、貿易、匯率、安全、就業、能源、糧食、氣候等方方面面,既需要大量的物質投入,也需要眾多的相關人才,而中國在後一方面的儲備並不十分充足。舉辦G20峰會,既是對中國的一次檢驗,也是中國了解國際規則的一個機會。這必將為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更好參與國際合作注入新的動力,從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G20杭州峰會一定會十分精彩,讓我們為它喝彩。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