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臺灣地區臺南市長,民進黨大咖,號稱“賴神”,已擔任二屆臺南市長,據説在全臺縣市長政績排名中居領先,是民進黨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一、賴清德耍賴功力
賴清德耍賴與其姓一樣,非常任性。去年,與國民黨籍的臺南市議會議長李全教因選舉問題杠上後,很長一段時間不進議會報告工作,導致議會停擺幾個月,直接影響民生和市政建設,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6月6日,賴清德被國民黨籍臺南市議員張世賢質疑有“反中”、“臺獨”思想,他立即反駁“我是親中的,沒有反中,我親中愛臺”。好一番“親中愛臺”,深刻剖析賴清德這番言論,就知其背後藏著很多不可告人的動機: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當局上臺折騰一年多,各項改革失敗,藍綠惡鬥加劇,經濟持續惡化,“外交”走向困境,兩岸關係倒退,民調不斷下降,蔡英文當局未來3年執政,恐將面臨極大凶險,賴清德為了爭取2020年大位,早有與蔡英文切割之意,因此,為了撇清與小英派系的關係,賴拋出“親中愛臺”就不足為奇了。
每到選舉,綠營都會使用慣用伎倆——發夾彎,這一次是賴清德最瘋狂的表現。他骨子裏是“鐵桿臺獨”,曾多次叫囂要建“臺灣國”,但心知肚明“臺獨”行不通,為了拉攏選民,騙取選票,“親中愛臺”似乎是路線調整,容易迷惑不少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是罩門,兩岸關係現在陷入僵局,責任一清二楚。賴清德一反常態,過去“仇中”,現在“親中”,過去大罵國民黨“傾中賣臺”,現在標榜自己“親中愛臺”,為了選舉急轉彎,為了選票改頭換面,臺灣民眾能相信嗎?這一招除了展現政客嘴臉外,也表明民進黨善於利用謊言包裝謊言,只不過是種政治算計而已。
二、賴清德也有“不賴”的時候
要説賴清德處處耍賴,那倒也冤枉他了,其實他也有“不賴”的表現,那就是在媚日上。賴清德與民進黨當局極力鼓噪從日本核災區進口食品,並對臺南民眾説不要怕,埋怨市民膽子太小。與日本人同流合污,承認衝之鳥礁為島,他的所作所為引起臺灣各界強烈不滿。
今年4月初,臺南市日本統治時期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被斬首,賴清德得到消息後大為光火,像挖了自家祖墳似的責令有關部門立即偵辦,迅速恢復,並親自用日文向日本方面彙報,媚日的奴才面目暴露無遺。但他對蔣介石銅像被斬首則是不聞不問,有民眾猜測賴清德説不定還很高興。5月7日,在賴清德的極力關心下,八田與一銅像不到一個月就修復好了,次日還組織追思會,民眾抗議“賴清德賣國賊,蔡英文下臺”“為什麼不讓我們奠祭蔣公”?臺灣退休將軍李玉文憤憤不滿的説,八田與一在臺灣興修水利動機非常清楚,是要把臺灣變成日本的糧倉,把臺灣糧食作為日本侵略世界的後勤保障物資。日本侵略臺灣期間,殺害了許許多多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臺南市領導和民進黨當局很少提及,太不像話了。
三、賴清德又顯新賴
8月14日,臺南市議會召開臨時會,賴清德出席開幕式後以另有重要會議為由向主席請假,正好輪到國民黨市議員謝龍介發言,謝發現賴要走,趕緊追上前將賴阻擋在會議廳門口,民進黨團見狀蜂擁而上護送,讓賴順利離開,過程中一度爆發小推擠衝突。謝説本來要質詢賴海棠颱風對全市37個區,有20多個淹水,政府責任在哪,如何有效解決。賴清德作為市長,是民眾選出來的,理應為民眾的民生著想,時時處處為民眾排擾解難,面對城市進水,議員有意見,應該認真傾聽,虛心接受批評,改進城市排水設施和功能,而不應“以參加重要會議”為由耍賴,置之不理,甚至與議員杠上,這不僅體現市長官氣、霸氣十足,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賴清德耍賴屢見不鮮,給他總結一下,還是有其鮮明特點:時間長,從擔任臺南市長以來,就有“賴”的歷史和表演;地點不固定,但大多在議會,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8月4日,賴清德因不列席臺南市議會大會而遭到彈劾。6月18日訪美時耍了一番“親中愛臺”,但並未脫離他“堅持臺灣主權獨立”的立場,只不過換了花樣,企圖為挑戰下一任大位撈取政治資本;非常任性,不顧民眾,不顧對象,不顧場合,想耍賴就耍。
賴清德“耍賴”是民進黨派系中的一大“亮點”,也是臺南市長經常與市議會杠上的一大“特色”,賴清德常“耍賴”是福是禍,相信臺灣民眾、臺灣社會自有公正評説。(台灣網網友:閔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