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賈永輝

請臺灣同胞收好大陸“禮包”

2017年03月17日 17: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7全國兩會閉幕了。兩會釋放的利臺惠臺舉措和服務,在謀劃中出發,從落實中見效。尤其是李克強總理在答記者問中,給臺灣同胞的“定心丸”,預示著大陸對臺灣的照顧和關切是認真的,而且是務實的。所以,請臺灣同胞收下收好大陸“禮包”。

  今年全國兩會中,政協報告和政府報告中從強調要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問題中,更表示兩岸是骨肉同胞,血濃于水,不管島內形勢如何變化,都割斷不了兩岸的親情。他也強調,我們會繼續提供優惠,讓臺商、臺灣同胞和大陸一起共用發展的機遇,終歸我們是一家人。同時,兩會期間部長們在關乎臺灣同胞利益中,直面熱點,回應關切。這些問題不僅僅有對臺大政方針,還涉及兩岸經貿、産業、創業、青年、科技等關乎兩岸同胞福祉與民生的實際問題。為臺灣同胞置身大陸創業就業,選擇大陸學習工作,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這顯示出大陸對於臺灣同胞的福祉,沒有受到臺灣當局破壞兩岸和平發展現狀,執意干擾兩岸交往交流的影響,精準對接臺灣同胞期盼,精心回應臺灣同胞關切。尤其是服務台灣同胞的信心和決心,大陸不僅是認真的,而且還是“蠻拼”的。情真意切的“定心丸”,既是大陸“一家人”理念的延續,更是大陸利臺惠臺“大禮包”諾言的兌現。顯然,大陸對臺灣同胞的福祉,言出必行説到做到,辦好事辦實事。

  給臺青選擇大陸信心。青年作為兩岸和平發展中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了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認為,臺灣青年越來越多的活躍在大陸創新創業的舞臺上,語言相通、習俗相近的優勢已經使臺灣青年已經融入了大陸青年的創新隊伍。 數據顯示表態願意前往大陸投資、工作或求學發展的臺灣年輕人高達59.2%。這説明,臺灣青年把大陸作為實現價值、放飛夢想的目的地,願意和大陸同胞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

  讓臺企選擇大陸放心。近10年來,臺灣經濟增長趨緩,相關産業陷入低價競爭,産業外移,工作機會流失的境況。尤其是臺灣當局經濟主管部門已撤掉ECFA小組,為兩岸經貿合作製造困難。而廣大臺資選擇到大陸發展的信心並沒有因此而動搖和改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至11月,大陸共批准臺商投資項目3072個,同比上升19.6%,實際使用臺資金額16.9億美元,同比上升17%。同時,在大陸正在實施“十三五”規劃,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讓臺灣同胞也看到了發展機遇和創業空間。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大陸歡迎、支援臺灣産業到大陸來發展,來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

  使臺商選擇大陸安心。為鼓勵臺商發展,大陸放寬臺灣居民在大陸成立個體工商戶,也在擴大開放廣告和軟體開發等年輕人比較擅長的領域。從制度保障到服務舉措,大陸持續推出務實做法,讓廣大臺商在大陸安心發展。2016年臺灣在大陸新設立的市場主體增加了32%,營業範圍也擴大了129項,個體工商戶3940戶,從業人員有11222人。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表示,大陸歡迎臺灣同胞在大陸興業發展,在有關商事制度改革、市場企業準入等方面將出臺便利化的舉措,

  此外,在涉及食品安全,産權保護,人員往來等方面,今年全國兩會釋放出的信號表明,大陸對臺灣地區生産的食品、農産品,都給予了很多優惠措施。實際的利惠,不僅可以消除兩岸同胞間的誤解和偏見,還將在培養感情和深厚認同感與強化聯結中,讓兩岸同胞達成“心靈切合”,持續夯實兩岸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